第20章 阿拉木图
车内的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
引擎的轰鸣被车窗外震耳欲聋的声浪彻底淹没。
那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如同千万只野兽在同时咆哮!
愤怒的口号声、歇斯底里的哭喊声、尖锐的警笛声、燃烧物爆裂的噼啪声、玻璃破碎的哗啦声、金属被敲打的刺耳噪音……
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窒息、几乎要撕裂耳膜的声浪洪流,疯狂地冲击着装甲车的车身!
透过狭小的防弹车窗望出去,景象更是触目惊心!
曾经整洁宽阔的街道,此刻已沦为混乱的战场!
浓烟从多处建筑物上升腾而起,将天空染成污浊的灰黄色。
街道两旁,店铺的橱窗几乎全被砸碎,玻璃碎片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而危险的光芒,如同铺了一地的钻石。
被掀翻、点燃的汽车残骸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中间,燃烧着熊熊火焰,散发出刺鼻的橡胶和塑料焦糊味。
垃圾、碎石、被撕碎的标语横幅如同肮脏的雪花,铺满了每一寸地面。
人群!
无穷无尽的人群!
他们就像沸腾的潮水,在街道上汹涌、冲撞!
大部分是年轻人,穿着深色的连帽衫或羽绒服,脸上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或围巾,只露出一双双燃烧着愤怒火焰的眼睛。
他们挥舞着棍棒、燃烧瓶、自制的旗帜,像一股股失控的洪流,时而汇聚冲击某个目标(比如政府建筑、外国使馆、象征gti的机构),时而与维持秩序的、人数明显处于劣势的军警发生激烈的推搡和冲突。
催泪瓦斯的白色烟雾不时在人群中炸开,引起一片剧烈的咳嗽和混乱,但很快又被愤怒的人潮淹没。
“真该死……”
红缨看着窗外地狱般的景象,喃喃自语,脸色有些发白。
即使是经历过科尔松血战的老兵,面对这种城市内大规模的非战争暴力冲突,也感到一种截然不同的、令人心悸的压抑和混乱。
装甲车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的扁舟,艰难地在混乱的街道上穿行。
司机技术高超,不断利用车身坚固的优势,强行挤开挡路的燃烧杂物和失控的人群,但速度极其缓慢。
不断有石块、酒瓶、甚至燃烧瓶砸在车身上,发出“砰砰”的闷响或“哗啦”的碎裂声,火焰在防爆格栅上短暂燃烧,随即被甩开。
车内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次撞击带来的震动。
“头儿!前面过不去了!”
司机大声吼道,声音带着焦急。
前方是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此刻已经完全被用桌椅、废弃汽车轮胎、甚至拆下来的路牌和广告牌堆积起来的、高达近两米的街垒所堵塞!
街垒后面人影绰绰,能看到不少人正忙碌地传递着什么,组织严密得令人心惊!
红缨和李凌风立刻凑到观察窗前。
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绝非乌合之众仓促搭建的障碍!
街垒层次分明,外层是倾倒的公交车和卡车残骸作为缓冲和掩体,中层是密密麻麻的桌椅、铁丝网和燃烧物构成的障碍带,最内侧靠近主路的地方,竟然是用从附近工地或拆毁建筑搬来的砖块、水泥预制板临时堆砌起来的、足有半米厚的矮墙!
街垒后方,甚至还有用沙袋加固的简易“火力点”,虽然里面没有枪,但能看到有人拿着强光手电、激光笔(试图干扰)和反曲弓!
更令人震惊的是街垒两侧的组织度!
大量穿着统一深色马甲、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地分发物资——
瓶装水、简易食品、成捆的棍棒、甚至还有成箱的……
燃烧瓶和自制的、带有尖锐钉刺的“狼牙棒”!
一些看起来像“医疗队”的人,背着药箱在人群中穿梭。
还有人拿着扩音喇叭,不断地喊着口号,指挥着人群的行动方向。
整个场面,混乱中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高度组织化的效率!
“见鬼了!”
李凌风一拳砸在车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咱们要处理的真是烫手山芋。”
红缨的脸色也异常凝重。
她迅速做出决断:
“弃车!步行穿插!目标gti分部,直线距离还有大约三公里!所有小组注意!保持队形!盾牌在前!非致命武器准备!重复铁律:非必要!绝不开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切以抵达目标为优先!出发!”
沉重的装甲车门猛地打开!
外面的声浪和混杂着催泪瓦斯、燃烧物、垃圾的刺鼻气味如同洪水般涌入!
红缨第一个举着巨大的防暴盾牌跳下车,沉重的盾牌“咚”的一声砸在地面的碎石上。
李凌风紧随其后,如同一座移动的铁塔,同样举盾护卫在她侧翼。
其他队员迅速鱼贯而出,组成一个紧凑的、以盾牌为外壳的防御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