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 作品

第481章 冠带闲住是种不伤颜面却明晃晃的惩戒

“幸会!幸会!”

李旦连忙抢上两步,拱手作揖,姿态恭谨得近乎诚惶诚恐,

“不知先生怎会与我儿同船来到永明城?莫非……”

他眼角的余光扫过徐光启身上的儒衫,显然还不知这位礼部侍郎早已在此定居。

“父亲有所不知,”

李国助见状忙上前半步,侧身解释道,

“去年五月,玄扈先生与登莱总兵沈有容、东江游击沈世魁同船来永明镇考察。”

“先生本是实学大家,见咱们这里重实业、倡实学,又恰逢得了天启皇爷恩准归乡,便索性乐而忘返。”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添了几分自豪,

“如今先生已是永明学会天文、农政、水利、机械多个委员会的高级委员。”

“便是这次远征济州岛,先生也随船同行,跟朝鲜人谈判时,那些条条款款的计较,全仗先生拿捏得精准,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哎呀!”

李旦听完更是惊佩,再次拱手时腰弯得更低,

“先生才高八斗、德高望重,竟肯屈尊在永明镇用事,只盼别委屈了先生才好!”

不单是他,旁边的翁翊皇抚着胡须频频点头,郑芝龙也收起了平日的桀骜,目光里满是崇敬。

那个年月,士农工商的排序铁一般牢固,商人即便富可敌国,在徐光启这般身负功名的学者面前,也总得存着几分谦卑,哪像后世那般不知天高地厚。

“哪里,哪里,弘济小友这是太抬举老夫了。”

徐光启笑着摆了摆手,语气平和,

“什么皇爷恩准归乡,不过是冠带闲住罢了,当不得这般说。”

他话锋一转,眉头微蹙,语气沉了几分:

“如今建奴猖獗,边患日亟,老夫一心想以实业救国兴邦,奈何朝中同道寥寥,反遭排挤,空有一腔热血无处施展。”

“倒是永明镇,既重实业、倡实学,又能收容辽民,实实在在配合大明抗金,”

他望向远处港口的船帆,眼中闪过一丝亮彩,

“老夫来此做事,反倒遂了平生之志,正可一展抱负,说什么委屈,真是半分也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