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 作品

第510章 让他尝尝咱们永明镇18磅炮的滋味

8月14日夜,

龙门港的潮水拍打着赵公明号的船舷,

李国助与南居益并立在甲板上,风里带着海泥的腥气。

南居益望着远处风柜尾堡的灯火,眉头紧锁:

“国助,那棱堡是红毛夷的巢穴,留着终是祸患,拆了,才能让百姓安心。”

李国助从怀里掏出一卷图纸,借着灯笼的光展开,

那是他绘制的风柜尾堡结构图,棱堡的锐角射界、隐蔽炮位标注得清清楚楚。

“抚台请看,”

他指尖点在西侧墙垣,

“这棱堡的交叉火力能覆盖整个马公湾,比咱们的方形堡垒防御强十倍。”

“去年倭寇袭扰厦门,若有这样的堡垒,何至于损兵折将?”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些,

“更重要的是,筑这城死了八百多福建劳工。”

“他们的尸骨混在石缝里,拆了堡,就像掘了他们的坟。”

“留着它,刻上劳工的名字,既是警示后人,也是给死者一个交代。”

南居益沉默了。

他想起白日里登堡时,石墙上隐约可见的血痕,想起那些劳工家眷在泉州码头哭嚎的模样。

李国助又道:“至于红毛夷想卷土重来?抚台请看——”

他指向赵公明号的炮口,

“永明镇的24磅炮能打六里,忠魂堡只要驻上三百兵,配上十门炮,就是铜墙铁壁。”

忠魂堡是他给移交明朝后的红毛城取的名字。

灯笼的光晕在南居益脸上晃了晃,他终于点头:

“好,就依你,但你得派人训练官兵如何使用棱堡。”

历史上,明朝最初坚持拆除风柜尾堡,怕荷兰卷土重来。

但李国助的劝说让南居益改变了主意,

不仅因为华工的牺牲,也因为后者看到了棱堡的防御优势在实战中的表现。

八月十五日的棱堡大厅,橡木桌两侧的气氛比昨日更沉。

南居益落座时,目光扫过宋克,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风柜尾城及财物移交大明,此事不必再议。”

宋克一怔,他原以为拆堡会是最大争议,没想到明朝竟直接要“移交”。

他看向雷耶斯,对方却先开了口,用荷兰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