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安甫 作品
文学家徐干(1)
徐干,生于公元 170 年,卒于公元 217 年,字伟长,乃是东汉末年北海郡剧县人士,此地位于如今的山东省寿光市以及潍坊市寒亭区一带。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更是文采斐然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建安七子”中的一员。所谓“建安七子”,乃是汉建安年间(即公元 196 年至公元 220 年期间)七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家之合称,这七人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徐干自幼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勤奋与好学精神。早在其年仅十五岁之时,已然能够背诵文章多达数十万言之多;而待到二十岁之前,对于儒家经典“五经”更是倒背如流,且广泛涉猎各类传记书籍,出口成章,挥笔即可成篇。
然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正值汉灵帝统治末期,彼时宦官当道,专权弄政,致使朝廷政治日益腐败不堪。面对如此混乱黑暗的局势,徐干却并未随波逐流,而是专心致志地埋头苦读做学问,并立下决心远离那些世俗的纷扰和迷惑。他紧闭门户,坚守自己内心的净土,坚决不与那些乌合之众同流合污。
其后,雄才大略的曹操看中了徐干的才华,先后任命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以及五官将文学等要职。但徐干却因身患疾病为由辞去官职;即便之后曹操再次委任他为上艾长一职时,他依旧以身体抱恙为由拒不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