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安甫 作品

第342章 汉和帝治河都水丞徐尚卿(第3页)

相较于王景等被载入正史的治水名臣,徐尚卿的记载寥寥数语,甚至连生卒年都无从考证,堪称“无名者”。但正是这样一批专注于具体事务的官员,构成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毛细血管”。他们没有留下宏大的理论着作,却以实践诠释了“水利为农业之本”的治国理念;他们的工作看似琐碎,却直接关系到民生安定与国家运转。《后汉书》虽未为其立传,但其“测地势”的记载,恰是对这种务实精神的最佳褒奖——在治河史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远比虚名更有分量。

综上,徐尚卿以都水丞之职,在汴渠疏浚中践行了“勘测为先、因势利导”的治河思想,其工作虽低调,却为东汉中期的水利稳定与漕运畅通奠定了基础。他的事迹提醒我们:历史不仅由英雄书写,更由无数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专业人士共同铸就,而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务实精神,正是中国古代水利事业得以延续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