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安甫 作品

第344章 南朝宋史官徐爰(第2页)

世祖孝建元年,徐爰加建威将军,迁尚书殿中郎。孝建三年,他成为江夏王义恭大司马参军,领录事,入直门下省。江夏王刘义恭是刘裕的第五子,在宗室中极具威望,担任大司马等重要职务,徐爰能进入其幕府并领录事,参与核心事务的处理,且得以入直门下省,接近权力中枢,这标志着他的政治地位在不断提升。门下省是皇帝的近侍机构,负责审议政令等,入直此处使徐爰能够更直接地了解皇帝的意图,为他日后迎合上意、获取宠信埋下伏笔。

大明二年,徐爰迎来了他仕途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任命为尚书左丞,领着作郎,负责撰修国史。在此之前,着作郎何承天已经草创了国史,世祖初年,又命令山谦之、苏宝生继续完成。但苏宝生后来被诛杀,编修国史的任务便落到了徐爰身上。徐爰在何承天、山谦之旧作的基础上,进行损益删改,最终勒成《宋书》六十五卷。然而,这部史书却存在诸多问题。它虽然设立了列传,但对许多时事记载简略,且多有忌讳之处,又喜好记载符瑞之事,还用辞藻加以修饰,严重违背了史书应有的实录精神。这也成为后世对徐爰史学成就诟病的主要原因。

徐爰性格佞媚,善于揣摩迎合皇帝的心意,因此深得世祖的宠信和厚待。大明三年,他迁任游击将军,仍兼着作郎。游击将军虽为武官,但在当时也参与部分中枢事务,徐爰能兼任着作郎,可见世祖对他在修史方面的倚重,或是对他的一种特殊恩宠。大明五年,他被任命为廷尉卿,领着作如故。廷尉卿掌管司法刑狱,是朝廷中重要的司法官员,徐爰担任此职,说明他在朝廷中的职权范围进一步扩大。次年,他转任左卫将军,加给事中。左卫将军负责宫廷宿卫,地位重要,加给事中则使其能更方便地参与朝政议论。大明八年,徐爰迁户部尚书,寻领右军将军,未及拜官,又徙任吏部尚书,加散骑常侍。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政,吏部尚书则负责官员的选拔任免,均为朝廷核心要职,散骑常侍则能侍从皇帝左右,参与机密,徐爰此时的职位已然是位高权重,达到了他仕途的一个高峰。

前废帝即位后,对徐爰依然较为信任,任命他为丹阳尹,寻除尚书右仆射,领卫尉。丹阳尹负责京城地区的行政事务,地位显赫,尚书右仆射是宰相之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领卫尉则掌管宫廷禁卫,徐爰身兼数职,权力进一步巩固。永光元年,他迁任左仆射。景和元年,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徐爰历经多朝,对朝廷的礼仪制度极为熟悉,这也是他前后所授官职中,常常能兼领着作郎的原因,因为朝廷看重他对旧事的熟稔,便于国史编修工作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