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安甫 作品

第344章 南朝宋史官徐爰(第3页)

太宗泰始初年,徐爰进位司徒左长史,侍中。司徒左长史是司徒府的重要僚属,参与司徒府的政务处理,侍中则是皇帝身边的亲信,负责侍从顾问。不久后,他迁任安北将军、南东海太守。泰始三年,徙任会稽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会稽是当时的大郡,经济发达,地位重要,加秩中二千石体现了太宗对他的重视。次年,他被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领着作郎。泰始六年,出为吴郡太守,秩中二千石,将军如故。吴郡同样是南朝的重要郡治,徐爰在地方任职期间,却暴露了他贪婪自私的本性。

他在吴郡任上,大肆营私蓄财,聚敛无度,对于有百姓前来投诉的,动辄加以罪戮,手段残忍,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极大不满。太宗得知此事后,将他征召回京,免去其官职。但没过多久,他又被起用为中散大夫,寻加光禄大夫。中散大夫和光禄大夫虽为闲职,无实际执掌,但品阶较高,这也反映出徐爰在朝廷中根基深厚,即便因贪腐被免官,仍能很快复出。元徽三年,徐爰去世,时年八十二岁,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高寿了。

徐爰虽然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但也广泛涉猎书史,对文章写作颇为了解,尤其擅长应对酬答,世祖、太宗都对他颇为亲近喜爱。然而,他的性格阴险猜忌,喜好进谗言,与袁顗、戴法兴等人相互勾结,排挤陷害异己,因此士大夫们对他颇为鄙视。他在担任着作郎编修国史时,所记载的内容,大多不是真实情况,往往曲笔逢迎,迎合上级的心意。《宋书·恩幸传》曾评论他说:“徐爰凭借佞幸而显贵,他修撰史书,极力撰写谀辞,掩盖恶行,宣扬善举,致使宋世的历史,大多失去了其真实性,这也是史家的罪人啊。”

徐爰有一子名徐增伯,也以才学被人知晓,官至太子舍人,可惜英年早逝。

纵观徐爰的一生,他在仕途上凭借着对朝廷礼仪的熟悉、善于迎合上意的能力,历经多朝而不倒,官至高位。然而,他在修史过程中曲笔阿世,违背了史家的操守,在地方任职时贪腐残暴,这些都成为他人生中的污点,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负面的评价。他的生平事迹,不仅反映了南朝宋时期官场的复杂与黑暗,也为后世研究当时的政治、史学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