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安甫 作品

第370章 隋朝官员徐孝克(第2页)

徐孝克为人至孝,侍奉生母陈氏,极尽赡养义务。在陈朝为官时,他每次陪侍宴席,都很少食用面前的食物,等到席散,他面前的膳食却有所减少。高宗对此感到疑惑,询问中书舍人管斌,管斌起初也不知原因。后来管斌留意观察,发现徐孝克会将珍果等食物塞在腰带内,原来是带回家送给母亲。高宗得知后,感叹良久,于是诏令有关部门,以后宴会时,徐孝克席前的食物都让他拿回去孝敬母亲,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的这一孝行。

徐孝克生性清廉,喜好接济他人,因此常常不免于饥寒。后主曾诏命把石头津的税收给他,但他却将这些收入全部用于设斋写经,随得随尽,家徒四壁。他的生母患病时,想吃粳米粥,也不能经常办到,母亲亡故之后,徐孝克就常吃麦饭,有人送来粳米,他对着粳米悲伤哭泣,终身不再食用粳米,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孝顺之情。

陈亡后,徐孝克按例进入关中。开皇十年,长安发生疾疫,隋文帝听说他的名声德行,召他在尚书都堂讲《金刚般若经》。不久后授予他国子监博士,后来又让他侍奉东宫,讲《礼》《传》。开皇十九年,徐孝克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他临终时,正坐念佛,室内有平常没有的特殊香味,邻居都为此感到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