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南陈官员徐德言(第2页)
不久后,隋军攻破建康,陈朝灭亡。乐昌公主果然如徐德言所料,被隋军掳走,后因才貌出众,被赏赐给隋朝宰相杨素为妾。杨素是隋室重臣,功高位尊,府中姬妾成群,却对乐昌公主格外看重——他知公主善画,便为她专设画室,藏尽天下名纸;知公主念旧,虽不问其过往,却默许她保留陈朝旧物。可乐昌公主始终郁郁寡欢,她将半片铜镜贴身收藏,每逢正月十五,便悄悄命府中老仆持镜去长安市集叫卖,索价千金,引得路人围观议论,却无人知晓其中深意。而徐德言在战乱中侥幸逃生,一路颠沛流离,从建康辗转至江北,沿途打听公主下落却杳无音讯。他衣衫褴褛,形容枯槁,却始终紧攥着怀中的半片铜镜,铜缘已被掌心汗渍磨得温润——那是他唯一的希望。他听说陈朝宗室女子多被带往长安,便一路西行,风餐露宿,历时数年才抵达隋都。
开皇十年(590年)正月十五,长安市集上花灯如昼,人潮涌动。徐德言揣着半镜,在人群中茫然四顾,忽然瞥见街角有个老仆手持半面铜镜叫卖,喊价“千金求售”,引得路人嘲笑“破镜何值千金”。徐德言心头猛地一颤,快步上前,接过老仆手中的半镜——那裂痕、那铜纹,与自己怀中的半片分毫不差!他声音颤抖地问老仆:“此镜主人何在?”老仆见他手中亦有半镜,知是寻主之人,便引他至杨素府外。徐德言虽知公主下落,却也明白她已是宰相宠妾,自己一介亡朝旧臣,怎敢贸然相求?他在府外徘徊良久,终是取来笔墨,在一张素笺上题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诗成后托老仆送入府中。
乐昌公主得诗,见是徐德言笔迹,读罢泣不成声——“镜归人未归”五字,道尽了彼此的牵挂与无奈。她将诗笺藏于袖中,终日以泪洗面,连杨素也察觉她神色异常。杨素追问之下,乐昌公主才将“破镜为约”的往事和盘托出,言语间满是对徐德言的愧疚与思念。杨素听后,虽有不舍,却也被二人的深情打动——他虽是武将出身,却也知晓“情之珍贵”,沉吟半晌后叹道:“你二人如此相守,我若强留,反倒不美。”次日,杨素竟主动设宴,邀徐德言入府。徐德言初时惶恐,入府后见乐昌公主立于堂侧,二人四目相对,千言万语竟无从说起。杨素看着眼前情景,朗声笑道:“今日当为你们续缘。”他不仅将乐昌公主归还徐德言,还赠给他们丰厚的财物,让他们能在长安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