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安甫 作品

第377章 东吴武卫校尉徐烈(第2页)

徐烈率部抵庐陵后,并未轻率进山进击,而是于山外安营,构筑坚固据点。他遣多路斥候,深入山林刺探山越人踪迹、营地布防及周边地势,以达知己知彼之效。与此同时,他积极与当地汉族百姓接洽,安抚民心,招募熟知山林之向导,为后续作战助力。

待准备就绪,徐烈始展开军事行动。其采用稳扎稳打之战术,逐步向山林挺进。每至一地,便砍伐树木,修筑简易道路与营垒,以保军队补给线通畅,亦压缩山越人活动范围。遇山越人袭击时,徐烈指挥军队紧密协作,以盾牌兵在前抵御,长枪兵在后击杀,弓箭手则于两翼提供远程支援,借严密军阵屡次击退山越人之进攻。

然而,山越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时常在山林中设伏,给东吴军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徐烈意识到单纯的武力进攻难以彻底平定叛乱,于是改变策略,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他一方面加大对山越首领的劝降力度,承诺只要归降,便既往不咎,还给予一定的官职和土地;另一方面,对那些顽固抵抗的山越势力,予以坚决打击。这一策略取得了显着成效,部分山越首领开始动摇,陆续归降东吴。

随着战事的发展,徐烈逐渐洞悉了山越人的活动规律。他察觉李桓、路合等主要叛乱首领惯于夜间转移营地,以此逃避东吴军队的追捕。故而,徐烈遴选出一支精悍的轻骑兵,趁夜色偷袭山越人的核心营地。这支轻骑兵在向导引领下,悄然无声地穿越山林,蓦地现身于山越营地。山越人于睡梦中惊醒,霎时乱成一团。徐烈身先士卒,引领骑兵冲入敌阵,与山越人展开惨烈厮杀。历经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徐烈成功击溃了李桓、路合的主力部队,斩杀了部分叛乱首领,其余山越人则四散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