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二村聚餐,百姓心中的善良温暖
却是这时一个妇人不知啥时候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个碗,碗里是两个白面馒头。
“我家二柱说你婆婆身体还不怎么好,拿回去给他补补。”
刘三媳妇脸腾地红了,摆手要躲,却被妇人按住肩膀。
“我知道你难,家中有粮食,婆婆却是个不讲理的。”
妇人的手粗拉拉的,带着做农活磨出的茧子。
“家里有孩子要养,婆婆又刁难,我家里还有一些剩下的兔子皮,本来早就想给你送去,不过看到那个老太婆我就生气。不说了不说了,你晚些时候过来拿。”
说话间,另外一个妇人也走了过来,听见这话咧嘴一笑。
“再等两年,就熬出头了。”
刘三媳妇望着眼前这些人,眼圈慢慢红了。
她想起去年冬天,男人染了风寒,是主母派来的医官连夜骑着马来瞧,还留下两服药。
想起刚到这里衣不蔽体,是主上分下衣服,才让她不丢人。
她咬了咬嘴唇转身往家跑,不一会儿抱着那半袋面回来了,还多拿了一捆晒干的草药,那是她男人上山采的,专治跌打损伤,她想来主上一定用得上。
日头升到头顶时,粮仓前地上铺了一些木板树枝,上面的空地上已经堆起了小山似的东西。
老周头指挥着几个后生往粮仓里搬,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慢点,那几个野鸡蛋别磕着,单独放出来送给主母,那袋豆子要倒在东头的缸里,别跟小米混了……”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快看,钰恩屯的人来了!”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松林里来了一群人,男女老少都有。
他们每人都是扛着麻袋,领头的是钰恩屯的里正,一个干瘦的老头,手里举着一面醒目的棕色旗子。
“我们听说你们要捐粮食,”老里正跑得气喘吁吁,头上的羊皮帽子都跑掉了。
“连夜把各家的存粮凑了凑,别看不多,都是干净粮食!”
他身后的人七嘴八舌地应和着,有个年轻媳妇抱着个陶罐,说里面是她熬制的酸菜,能放很久。
有个老汉背着一捆干柴,说冬天烧火能暖和些。
还有个瘸腿的汉子,扛着一个破旧的麻袋,里面只有一些荞麦,说是他婆娘特意挑出来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