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二村聚餐,百姓心中的善良温暖(第2页)
而他们,却不是军户。
他们只有定量的粮食与衣服布料,并没有军人的待遇,故而家中粮食只够吃饱,却是大多没有结余。
不过不管军户还是民户,他们饿怕了,平日里除了干重活的男子,老弱都会少吃一些,只是为了省口粮食。
他们村子名字也是自己取的,而且自从伐木成村,名字大多围绕朱钰与大丫取名。
比如朱家村、子筠庄、钰子沟、筠张村、丫子坡、朱大庄、钰张村、子大村、筠丫村等等,而此地就是朱家村。
老周头看着这场景,心里头热乎乎的。
他想起刚到定军山那会儿,大家都跟惊弓之鸟似的,见了面都绕着走,生怕被人抢了手里的吃食。
现在呢,你家送粮,我家送布,他家腊肉,就像一大家子人过日子,谁有难处,旁人都搭把手。
老周头将钰恩村的东西一一收下,就连那捆干柴他也没有嫌弃,照样照单收下。
忙碌良久,此时已到午时。
这时朱家村一个汉子突然开口,:“既然大家都到了这里,那今天就让我们尽地主之谊,请钰恩屯的乡亲们吃顿家常便饭咋样?。”
二嫂家的四娃子第一个叫好:“要得,我也同意老叔的说法。”
其余朱家村的众人听闻也是同意, 老周头摸着胡子笑了:“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说完看向钰恩屯的里正,:“胡老倌,你咋个说?”
老头看了看身后的人群,看着他们期待的目光,又想起自己的目的,只能厚着脸皮答应下来。
人群顿时热闹起来,很快便在村中一块空地上忙碌起来。
男人们忙着搬粮食,女人则是四处搜集干酸菜。
两个村子的人齐心协力,交谈甚欢。
张老栓的小孙女被二嫂家的小女儿拉着,手里拿着块麦饼,吃得满嘴都是渣。
她咯咯地笑着,声音像银铃似的,在山里荡开。
日头爬到头顶时,空地上已支起了三口大铁锅。
钰恩屯的胡老倌蹲在灶边添柴,火舌舔着锅底映得他满脸通红。
他的旁边坐着朱家村的村子周老头,忽然他拍着大腿笑:“上个月,我家老三还在这山头套着只白狐,皮毛亮得像泼了油!我送去定军山库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