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浓情 作品

第312章 雪山行

天光尚未撕破厚重的夜幕,定军山的辕门已被熊熊燃烧的火把映照得如同白昼。

朱钰一身玄色劲装,外罩着那件半旧却擦拭干净的皮甲,身形笔挺如标枪,独自伫立在凛冽刺骨的晨风之中,亲自为即将踏上征程的五路将士送行。

辕门下,五百精兵肃然列阵。

他们身上残旧的甲胄在火光下被擦拭得泛起冷硬的微光,虽显岁月痕迹,却难掩锐气。

每一张面孔都刻着刚经历大战后的疲惫,眼窝深陷,嘴唇干裂,但那一双双望向朱钰的眼睛里,却燃烧着对新使命近乎灼热的渴望,以及一种为生存而战的决绝。

高破奴、程有山、林虎、虎痴、秦风五员大将,按剑肃立于各自队伍的最前方,身形凝立,如同五座扎根于冻土、沉默而不可撼动的铁铸山峦。

“将士们!”

朱钰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异常清晰,穿透清冽刺骨的晨风,稳稳地送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沉凝力量。

“此去,非为开疆拓土,非为耀武扬威,只为夺回维系我定军山万千军民性命的根本——活命的田地!”

他手臂有力地指向群山深处那未知的黑暗,“山中那五处隐匿的膏腴之地,是豪强吸吮民脂民膏、敲骨吸髓所聚!更是我等在这乱世中挣扎求存的唯一生路!找到它们!夺下它们!”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般的铿锵。

“一粒米,一颗谷,皆是我定军山血脉续存之薪火!是尔等妻儿老小活下去的希望!”

他如炬的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写满坚毅的面孔,声音低沉而充满信任。

“尔等,皆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是吾手中最锋利的刀!此战,务必如鬼魅潜行,隐秘无声,务必如雷霆骤降,迅猛无匹,务必如秋风扫叶,彻底干净!”

他语气陡然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气。

“凡遇负隅顽抗之家丁豪奴,格杀勿论!山中被迫耕种的百姓,若愿弃暗投明,带回山中妥善安置。若冥顽不灵,甘为虎作伥者……”,他眼中寒光一闪。

“亦不必留情!吾在此,备下庆功酒,静候尔等凯旋高歌!”

“诺!!!”

五百人胸腔中迸发出的低吼汇聚成一股撼人心魄的声浪,瞬间压过了呜咽的山风。

刀枪齐举,寒光闪烁,与跳动的火把光芒交织,森然的杀气弥漫开来,连空气都仿佛凝滞。

军营沉重的木栅门在刺耳的吱嘎声中缓缓拉开。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辕门外的一幕景象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呼吸——数百名老弱妇孺,早已在寒风中肃立等候多时。

他们是主上特许前来送行的将士家眷,厚实却破旧的袍子被寒风卷起,冻得发青的脸上刻满了深切的担忧与难以割舍的离愁,但那一双双眼睛,却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队列中那牵动心弦的身影上。

一位头发几乎全白、背脊佝偻得像一张弓的老妇人,用尽全身力气颤巍巍地挤到人群最前排。

它浑浊的眼睛急切地在严整的队列中慌乱地搜寻,如同迷途的羔羊。

终于,她的目光定格在一个脸上稚气未脱、却努力挺直腰板的年轻军士身上。

“狗娃!”

她嘶哑地喊了一声,全然不顾维持秩序士兵的阻拦,踉跄着扑了过去,枯瘦如柴、布满裂口和老茧的手,死死抓住了儿子粗壮的胳膊。

她仿佛用尽了一生的力气,她将几个用粗布层层包裹、还带着她体温的熟鸡蛋,以及一个针脚歪歪扭扭、用褪色旧布缝制的平安符,一股脑儿塞进儿子怀里。

“儿啊…山里风硬…冷…饿了就吃…千万…千万要活着回来…,我和鲁丫头在家等你,鲁丫头肚子里的娃,也等着你回了!”

她声音哽咽,字字泣血,干裂的嘴唇剧烈地哆嗦着,后面的话被汹涌的泪水堵在喉咙里,化作浑浊的泪珠,在沟壑纵横的脸上肆意奔流。

年轻的军士喉结剧烈滚动,眼眶瞬间红了,他用力地、近乎凶狠地点着头,将那粗糙却无比珍贵的平安符紧紧地、珍重地按在胸口最贴近心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