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青婷 作品

第12章 (392)无声回响(第2页)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记录声。陈主任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眼睛亮起来:“继续说,小崔。”

“还有主观意愿。”崔灿灿想起阳阳搭积木时专注的模样,突然有些哽咽,“我们总在训练孩子‘说话’,却很少创造让他们‘想说’的场景。如果语言不能带来实际的需求满足,对孩子来说,沉默或许才是更安全的选择。”她调出一段监控视频,画面里朵朵正在玩过家家,当“假装口渴”的老师反复询问“要喝水吗”,孩子始终摇头,直到老师拿起水杯直接喂,她才吞咽起来。

“看到了吗?”崔灿灿指着屏幕,“朵朵知道摇头可以拒绝,但她意识不到‘说出来’能更快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要突破的核心——让语言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工具,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任务。”

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停了,乌云开始在天际翻涌。家长代表张女士突然举手,眼眶泛红:“崔老师,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我每天给孩子读故事,可他连翻书的兴趣都没有......”

“从游戏开始。”崔灿灿关掉投影仪,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深绿色的笔迹在白色板面洇开,“比如搭积木时,故意把孩子想要的颜色藏起来;玩拼图时,留最后一块让他主动索取。这些‘故意制造的障碍’,能让孩子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她转向角落里始终沉默的特教老师老周,“周老师之前开发的‘魔法口袋’游戏,就特别适合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对吧?”

老周憨厚地挠挠头:“就是在布袋子里放不同触感的玩具,让孩子描述摸到的东西。有的孩子一开始只会嗯嗯啊啊,但慢慢就会主动说‘毛毛的’‘圆圆的’。”他的声音里带着欣慰,“上周有个孩子摸到恐龙模型,突然冒出句‘尖尖的牙齿’,把我和家长都吓了一跳。”

掌声在会议室里响起,驱散了些许凝重的气氛。但崔灿灿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她想起上周在走廊偶遇的自闭症孩子轩轩,那个总爱把纽扣按进泡沫板小孔的男孩,至今不肯与任何人对视。语言训练不是简单的发音练习,而是要在孩子与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的每一块砖石,都需要耐心与智慧的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