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青婷 作品

第4章 (463)晚炊(第3页)

“阿才,”她忽然开口,“你们这里的星星真亮。”

阿才回过头,水珠顺着他的发梢滴下来:“城里看不到吗?”

南南望着满天繁星,想起城市夜晚的霓虹。那些流光溢彩的灯火,把星星都藏起来了。可这里的星星不一样,它们就悬在头顶,像能伸手摘到,带着古老又温柔的光。

“南南要回去了吗?”阿才把碗摆进灶柜,“我送你。”

走出门时,阿砚还趴在桌上写字,男人用蒲扇给他扇着风。妇人追出来,往南南手里塞了块用布包着的玉米饼:“路上饿了吃。”布包里还带着灶火的余温。

巷子里的月光更亮了,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南南咬了口玉米饼,清甜的谷物香漫在舌尖。

“你爹娘真好。”她说。

阿才踢着路上的小石子,声音轻轻的:“他们总说,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这点热乎气。”

走到巷口时,南南看见石府的马车在等她。车夫见她出来,赶紧掀开帘子:“姑娘可算回来了,石阿姨在等您用晚膳呢。”

阿才在马车旁站定,手指绞着衣角:“明天……还去河边捡贝壳吗?”

南南望着他眼里的光,像阿砚书上没干的墨痕,清澈又认真。“好啊。”她把那块没吃完的玉米饼递给他,“这个还你。”

阿才接过去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像有片羽毛轻轻扫过心尖。他赶紧后退半步,手背在身后蹭了蹭:“少爷……南南路上小心。”

马车驶过时,南南掀开帘子回头看。阿才还站在月光里,手里攥着那块玉米饼,像握着个小小的月亮。巷子里的炊烟已经散了,可那股暖香,却好像跟着马车飘了很远。

车厢里铺着软垫,琉璃灯盏发出柔和的光。南南摸着袖口细密的针脚,忽然想起阿才娘围裙上的面粉。石阿姨总说她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要好好疼惜,可她今天才知道,真正的宝贝,是那些藏在烟火里的暖。

“石阿姨,”她忽然开口,“明天能给我做玉米饼吗?”

石阿姨愣了愣,随即笑着应:“好啊,让厨房磨新的玉米面。”

南南望着窗外掠过的灯火,眼眶忽然有点热。她想起阿砚在月光下写字的样子,想起阿才爹粗糙的手掌,想起那碗带着灶火气的米汤。

原来那些被历史课本概括的旧时光,是由无数这样的人撑起来的。他们带着一身风霜,却把日子过成了暖烘烘的灶火,把希望缝进孩子的衣角,把温柔藏进递出的玉米饼里。

马车驶过石桥时,南南看见水里的月亮碎成一片银。她忽然很想念21世纪的家——那个有空调、有热水器、有妈妈做的糖醋排骨的地方。那里的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冰棒,不用在烈日下搬陶瓮,不用在漏雨的屋里熬夜缝补。

可她更想念刚才那院昏黄的灯火。那些在艰难里开出的温柔,比任何精致的绸缎都动人。

“阿才。”南南对着车窗轻声说,好像他能听见似的。

明天见。见那个会把蛋黄让给弟弟的少年,见那院藏着星光和暖香的人间。

夜色渐浓,马车朝着灯火璀璨的方向驶去。而南南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那些藏在旧时光里的暖,会像今晚的月光,一直亮在她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