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435)摇摆的决心(第2页)
灿灿心中一喜,连忙拿着一个色彩鲜艳的磁力片走过去:“小雨,你看这个磁力片,能拼出好多漂亮的图案呢!我们一起拼个小花好不好?”她将磁力片递到小雨面前,耐心地示范着如何将两片吸在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雨的目光短暂地落在磁力片上,又迅速移开,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把话咽了回去。她只是更紧地抱住怀里的布娃娃,身体微微向后倾斜,表现出明显的抗拒。 “小雨,这个很好玩的,你试试看……”灿灿不放弃,又拿起一个厨房玩具里的小锅,“你看,这是小锅,我们可以假装做饭哦,你喜欢吃什么?老师给你‘做’。”
突然,小雨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恐,像是被什么东西刺激到了。她一把推开灿灿的手,小锅“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响声。紧接着,熟悉的哭闹声再次响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响亮:“不要!我不要玩!妈妈……我要妈妈!”
这一次,小雨的情绪完全失控了,她一边哭一边用脚踢着身边的玩具,将积木、磁力片踢得到处都是。其他孩子被吓得纷纷后退,活动室里一片混乱。
灿灿怔怔地站在原地,看着满地狼藉和哭得撕心裂肺的小雨,只觉得一阵无力感从脚底蔓延至全身。她精心准备的玩具,她耐心的引导,在小雨面前似乎都成了无用的摆设。为什么玩具无法吸引她?是玩具不够有趣,还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
她想起之前在一本育儿杂志上看到的关于孤独症儿童的文章,里面提到孤独症孩子常常对玩具缺乏兴趣,更喜欢重复刻板的行为。难道小雨……?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被灿灿立刻否定了。园长说过,小雨只是适应能力比较弱,并没有提到孤独症。可眼前的情景,又该如何解释?
“灿灿老师,小雨又把玩具弄坏了。”一个孩子怯生生地说。
灿灿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没关系,老师来收拾。”她蹲下身,开始默默地捡拾散落的玩具,手指触碰到冰凉的积木,心里却是一片滚烫的焦虑。
下班后,灿灿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留在办公室里查阅资料。她打开电脑,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孤独症 幼儿教育”,屏幕上立刻跳出了大量的信息。看着那些关于孤独症儿童特征的描述——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兴趣范围狭窄、重复刻板行为……灿灿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小雨确实存在社交方面的困难,她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互动,对成人的引导也常常表现出抗拒;她的语言表达也相对简单,更多时候是通过哭闹来表达需求;而且她似乎对固定的物品(比如那个旧布娃娃)有特殊的依恋,对新玩具缺乏兴趣……这些特征,像一根根细小的针,刺痛着灿灿的心。
可是,孤独症的教育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小雨真的是孤独症儿童,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能为她做些什么?仅仅是让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教育目标?灿灿感到一阵迷茫,仿佛置身于一片浓雾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她想起自己当初选择幼儿教育专业的初衷,是希望用自己的温柔和爱心,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亮色。可现在,面对小雨这样的孩子,她突然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是如此有限。或许,她需要的不仅仅是温柔和耐心,还有更专业的知识和方法。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里只剩下电脑屏幕发出的微光。灿灿揉了揉疲惫的眼睛,拿起手机,犹豫了很久,终于拨通了大学时导师的电话。
“喂,王老师……”电话接通的那一刻,灿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第三章:导师的点拨与内心的挣扎
电话那头,王教授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而沉稳,像一股暖流,瞬间抚平了灿灿心中的焦虑。在听完灿灿对小雨情况的详细描述后,王教授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先问了她一个问题:“灿灿,你觉得幼儿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灿灿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是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社交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没错,”王教授赞许地点点头,“但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快乐成长’的方式是不同的。就像花园里的花朵,有的需要充足的阳光,有的需要湿润的土壤,有的可能还需要特殊的肥料。我们作为园丁,不能用统一的方式去对待每一朵花,而是要观察它们的特性,给予它们最需要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