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家的意义(第3页)
“这是你娘的日记,小时候记的。”老头把纸递给陆清泉,“她总说忘了家在哪儿,其实啊,是不敢记。你外公走那年,让她对着梨木牌发誓,这辈子都不能回去,怕仇家找上门。可她心里啊,天天都在数青溪镇的石板路有多少块,老梨树的枝桠往哪边长。”
陆清远拿起一张纸,上面画着个小院,院里有棵歪脖子树,树下站着两个扎辫子的小姑娘,旁边写着:“我和阿妹,梨树下等妈回家。”
他忽然想起娘总在梦里喊“阿慧”,原来不是胡话,是在喊她的妹妹。
“那我姨呢?”陆清泉的声音涩得像砂纸磨过。
“你姨在青溪镇守着老院子呢。”老头从褡裳里又摸出个银镯子,上面刻着朵梨花,“这是你外婆给你娘留的,说要是有一天能见面,就把这个给她。现在啊,该给你们了。”
他把镯子放在石桌上,“秀兰临走前说,让你们别守着这破院子了,回青溪镇去。那里有你们的根,有你娘记了一辈子的家。”
兄弟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松动。守着这座院子,是为了留住娘的记忆,可如果娘的记忆里,最亮的地方是青溪镇的老梨树,那他们是不是该去看看?
“可……”陆清远挠了挠头,“我们走了,这院子咋办?”
“你曾祖父,你祖父他们会管理。”老头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他们会给你们留着,并照顾好的。再说了,记忆这东西,不是靠院子锁着的。你娘要是想你们了,风一吹,风铃响,那就是她在跟你们说话呢。”
他指了指廊下的风铃,那串铃儿不知何时又响了起来,叮铃叮铃,脆生生的,真像谁在笑。
老头走到门口,忽然回头,咧开嘴笑,缺了的门牙漏着风:“对了,忘了告诉你们,我是你们娘的师父,按辈分,你们得叫我姥爷。”他挥挥手,“我在青溪镇等你们,给你们做冰糖雪梨,用老梨树的果子,甜得能粘住牙。”
脚步声渐渐远了,像风吹过落叶,轻飘飘的,却在兄弟俩心里掀起了浪。
陆清泉拿起银镯子,放在手里掂了掂,冰凉的金属上,仿佛还带着外婆和娘的温度。
那天傍晚,春桃来收拾东西,见兄弟俩在打包行李,吓了一跳:“两位小少爷,你们要去哪?”
陆清泉指了指窗外的风铃,风铃正响得欢,像是在催促。“回家。”他说。
陆清远扛着包袱,走到院门口时,回头看了一眼西跨院。阳光斜斜地照在窗台上,那里还放着娘没绣完的帕子,针脚歪歪扭扭,像她年轻时奔跑的脚印。他忽然觉得,娘并没有走远,她只是先一步回了青溪镇,在老梨树下,笑着等他们。
离开的那天,陆家在家的人都来送。老管家握着陆清泉的手,说一定把院子照看好,等着他们回来看看。
陆清泉笑着点头,心里却知道,或许不会常回来了。但这没关系,因为娘的记忆,已经跟着他们的脚步,朝着青溪镇的方向去了。
走到山口时,陆清远忽然停住脚,侧耳听着。风从身后吹来,带着西跨院风铃的声音,叮铃,叮铃,像娘在说:“路上慢点,娘在老梨树下等你们。”
他拉了拉陆清泉的袖子,指着前面的路:“泉儿,快走,老爷说老梨树的梨,甜得很呢。”
陆清泉笑着点头,脚步轻快起来。
阳光穿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青溪镇的石板路,也像娘日记里画的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
原来所谓的归宿,从来不是一座固定的院子,而是心里装着的那些人,那些牵挂。
风又起了,风铃的声音远远传来,这一次,兄弟俩都听出了那笑声里的轻快——像是卸下了重负,像是终于回了家。
而他们脚下的路,正朝着家的方向,一直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