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盘点华夏十大名剑!古代最强装备榜!第一把就是SSR级别的!
“怪不得现在打仗,将军们都讲究稳扎稳打,原来这是千年来的经验。”
“这游戏倒是新鲜,能让我们体会到行军打仗的不易。以前总觉得带兵打仗,不过是列阵冲杀的事。”
“诸葛亮带兵打仗,既要考虑军粮排程,还要防着敌人的突袭,更要约束军纪,真是不容易啊。”
酒肆的客人端起酒杯。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以前总觉得诸葛亮北伐屡次不成。是能力不足。
现在看来。
这其中的道理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难怪我们现在打仗,将军们总是反复强调军纪。原来诸葛亮用兵也是靠这个震慑敌人。
“等到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军队从五丈原撤军,司马懿检视诸葛亮营垒,感叹一句“天下奇才也!”,这才是发自肺腑的话。”
“甚至在追击过程中,蜀汉军队在姜维的指挥下假装回师,就吓得司马懿果断退走,不敢靠近。”
“三国演义把这改编为诸葛亮的临终秘策,但在现实中诸葛亮不曾使用这种秘策,司马懿对于蜀汉军队的忌惮是实打实的。”
“从这点来看,可以想象诸葛亮治下的军队留给司马懿多少心理阴影面积。”
“诸葛亮的军事操作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一—他去世了。”
一一“司马懿:退退退,死人都不敢靠近”
——“原来最大的问题是没续命”
一—“诸葛亮:对不起我这就去买个长生不老药”
一一“去世了这个问题确实不太好解决”
——“奇才二字说明真的服气了”
一一“这问题确实无解,下次注意(不是)”
一—“蜀军:躺赢达成”
——“齐天大圣就不犯这错误”大明位面。
“说到底还是命短了。”老朱无奈地摇了摇头。
“要说打仗,诸葛亮确实有一套。连司马懿这种老狐狸都被吓得不敢追击。”刘伯温抚须道。
“陛下您看,军威足以慑敌,这才是真本事。”“就算诸葛亮已逝,司马懿还是不敢轻举妄动。”“这后人倒是会开玩笑。”
老朱哼了一声。
“说什么‘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好像都能长生不老似的。”
徐达忍俊不禁。
“这话说得倒是实在。您想想,要是诸葛亮能再多活些年,说不定真能北伐成功。”“诸葛亮治军有方,连死了都能吓退追兵。”
老朱回想起自己打天下时的往事。
“当年我带兵打仗,他是靠着军纪严明才能让将士们心齐。”刘伯温深表认同。
“陛下说得是。您看司马懿多谨慎,连空营都不敢靠近,可见诸葛亮平日里给他留下多大阴影。”
“这帮后生写的什么话。”老朱突然板起脸。
“‘心理阴影面积”,‘买长生不老药”,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徐达笑道。
“这不挺有意思的吗?说得也在理啊。”“就是太实在了。”
老朱也忍不住笑了。
“谁不想长命百岁?可这天命难违。诸葛亮要是多活几年,这历史怕是得改写了。”刘伯温意味深长地说。
“陛下,您看这后人说得多明白。再厉害的人物,最后都躲不过这一关。”大清位面。
“司马懿这般谨慎,竟是被吓的。”康熙眉头微皱。
“我们满洲勇士从不惧怕敌军诡计,真是令人不解。”
“皇上,这司马懿大概是被诸葛亮的军纪给震慑住了。就像我们平定三藩,也是仰仗严明军纪。”
索额图分析道。
“这倒也是。军队的战斗力,确实不仅在于人数多寡。”康熙点头认同。
“诸葛亮能让司马懿如此提防,想必他治军有道。”
“后人说的这个‘问题’倒是有趣。再厉害的将领,也抵不过天命。”明珠忍不住插话。
“满洲勇士向来不信这些。”康熙轻抚御案。
“不过这倒让我想起了先帝。若非天命难违,他老人家或许能亲眼见到今日的盛世。”索额图感慨。
“皇上说得对。这后人说话虽然轻浮,但确实道出了无奈。就像吴三桂,若不是·.”“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