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152章 洪都之战,逆天朱文正!刘伯温:我上线了,各位让让

大唐位面。

李二盯着天幕。手指轻叩龙椅扶手。

“魏卿,这朱元璋的做法,与朕何其相似。不过他比朕更能忍,更懂得积蓄力量。”魏征抬头望向天幕。

“这‘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正是当年陛下在太原时的做法。”“只不过陛下当时己是秦王,而这朱元璋却能忍住不称王称帝。”

“此人确实深谙帝王之道。”魏征捋着胡须继续说道。

“您看他这般作为,分明是在效仿陛下当年的霹雳手段。”李二突然大笑起来。

“魏卿,你可知朕为何如此赞赏此人?他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

“他占据应天府后,不是到处征战,而是发展生产。这比那些一称王就到处抢掠的军阀高明得多。”

“陛下英明。”魏征点头赞同。

“臣记得您在太原也是先整顿军纪,发展农耕。若不是有这般基业,后来也难以成就大业

“朱元璋日后必成大器。”

李二斩钉截铁地说。

“能在这个时候就明白‘高筑墙,广积粮的道理,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大宋位面。

赵匡胤将手中的酒杯重重放在案几上。

“这朱元璋倒好,为了军令连自己的爱将之子都敢杀。”

“当年我打出‘杯酒释兵权的招数时,手下人还觉得我太过无情。”赵普从天幕上收回目光。

“臣观此人行事,倒不似陛下那般顾全君子之风。您当年礼送诸将,既给予他们富贵,又保全了颜面。可这朱元璋···”

“他倒是个实在人。”

赵匡胤伸手又倒了一杯酒。

“看他这般作派,与我们这些读书人的路子完全不同。但你别说,这做派还真管用。”赵普摇头叹息。

“只是这般行事,未免太过激进。您看他这一路走来,哪还讲什么情面?”

“我倒觉得这才是真本事,你看他攻下应天府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不是称王称帝,而是发展生产。”

赵匡胤说完。

一仰头饮尽了杯中酒。

“这么说来··此人日后若真的得了天下,恐怕会与陛下的路子大不相同。”赵匡胤起身踱步。

“他既敢在这时候就立下这般规矩,日后的手段只会更狠。”

“不过这未必是坏事,毕竟这天下,有时候就需要这样的手段。”这位出身低微的朱元璋。

他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震惊。

明明已经占据了应天府这样的要地。

却不像其他割据势力那般急于称王称帝。反而专心发展生产。整顿军纪。

有人佩服他的战略眼光。

也有人为胡三舍的结局惋惜。

但更多的是对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既害怕又敬佩。毕竟在这个群雄割据的时代。

谁不是见了良田就征收军粮。谁不是占了地盘就称王称帝?唯独这个朱元璋。

仿佛真懂得治国之道。古人们私下议论。

连带着想到自己生活的困境。

这些年来地方官员们的子弟横行霸道。

军阀们的后代为非作歹。

却无人敢管。

如今看到朱元璋为了军令。

连自己心腹大将的儿子都敢处决。不由得暗暗称快。

有人悄声感叹。这样的统治者。

或许真能给这个动荡的世道带来些改变。

但话刚说到一半。

立刻被身边人打断。毕竟这等议论。还是点到为止的好。

“与此同时,一个和他一样冷血无情的男人出招了。”

“至正二十年,连杀两位顶头上司的老大克星陈友谅建汉称帝,并自恃兵力强大,约东边的吴王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

“应天府的谋臣们纷纷向朱元璋建议,放弃应天、撤退保留实力,这时一个男人站了出来,让他把这些人都杀了,以免扰乱军心”

“陈友谅傲气冲天,目空一切,利用好这一点我们就能灭了他。”

“朱元璋看着这个之前并不怎么重视的男人笑了,对众人厉声说听刘伯温的,跟陈友谅干一把。”

“六月二十三,朱元璋在应天郊外设伏,大败陈友谅,夺回太平城,占领信州、安庆。”“至正二十三年,中原红巾军发生分裂,张士诚进攻安丰要弄死红巾军领袖,小明王韩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