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招商引资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外贸部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每个人的脸上。部长环视着在座的同志们,神情坚定而热切:"同志们,春江水暖鸭先知啊!现在国际环境日趋缓和,正是我们大展拳脚的好时机。"他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继续道:"中央已经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我们外贸部门要争当排头兵。特别是要抓住外资引进和技术合作这两个重点。"
说到这里,他特意提高了声调:"“特别是广大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还有那些心系桑梓的爱国商人,他们和我们血脉相连,同文同种,这份乡情乡谊,是我们最独特、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可信赖的合作基础!”
“现在,国家百业待兴,建设急需资金,急需技术,急需先进的管理经验。我们坐在这个办公室里,就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有争分夺秒的劲头!要把这份渴望传递出去,要把合作的桥梁尽快搭建起来!”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钢笔记录的沙沙声。部长站起身,双手撑在会议桌上:"外汇短缺是当前最大的瓶颈,各部门必须拿出敢为人先的魄力,大胆走出去!"随后,他的目光落在副部长邓向荣身上:"向荣同志,港澳地区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我带队去东南亚,咱们一定要打开新局面!"
散会后,邓向荣快步回到办公室,立即召来机要秘书陈国民。他一边整理文件一边嘱咐:"国民,马上整理港澳地区所有富豪的详细资料,包括产业布局、政治倾向和商业往来情况。我们要做足功课,确保这次访问取得实效。"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特别关注那些有爱国背景的商人,这份名单要尽快呈报上来。"
翌日清晨,陈国民便带着连夜整理好的资料匆匆走进邓向荣的办公室。当邓向荣翻开档案的第一页,目光落在华兴集团董事长刘光天的资料上时,手中的钢笔突然停在半空,脸上浮现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港岛首富...年仅三十四岁?"邓向荣喃喃自语,指尖轻轻划过资料上的数字,"资产规模...无法预估?"他抬起头,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震惊的光芒,"国民,这个资料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