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考察(加更)(第2页)
“我们也想改善工作环境,”周厂长无奈地说,“可是资金有限,只能先保证生产。”
回程的车上,气氛格外沉重。刘光天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斑驳的城墙与新建的楼房交织,构成了一幅变革前夜的图景。
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工人们汗流浃背的身影、被棉絮覆盖的口罩、被染料浸染的手臂,还有那些震耳欲聋的老旧机器。
工人们别无选择,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作由国家分配。能进入国营大厂当工人是一份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为了这份稳定的收入和崇高的“工人阶级”地位,工人们通常选择默默忍受。邓向荣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轻声说道:“刘董事长,您也看到了,我们确实需要帮助。”
刘光天没有立即回答,只是深深地看着窗外。良久,他才缓缓说道:“不仅要新设备,更要改善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他们值得在更好的条件下工作。”
会议室里,茶香袅袅。双方刚落座,刘光天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各位领导,今天的考察让我感触很深。”他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干部。
“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先行。我们看到老师傅们有技术、有经验,工人们有干劲、有责任心,但是,”他稍作停顿,声音坚定有力,“现有的设备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我们有技术,有资金,愿意投入进来扩大工厂规模、升级设备。”刘光天向前倾身,“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生产线和技术,把产能和品质提上去。让老师傅们的好手艺,配上好设备,造出优质的产品。但是……”
刘光天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寂。茶香依旧袅袅,但空气仿佛凝固了。几位部委领导交换着复杂的眼神,有人下意识地摩挲着茶杯,有人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
刘光天身旁的法务负责人推了推眼镜,谨慎地开口:“据我们了解,贵国目前不允许成立外资企业,甚至合资企业。请问这些结构性障碍该如何处理?我们很担心投资的法律保障。”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在会议桌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工业部罗部长沉吟良久,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刘董事长,您说得很好,句句在理。但是……”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现行的政策确实不允许外资直接投资办厂。这是原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