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先定调子,必须拆迁(第2页)
会议室的大屏幕上,500亩旧城改造地块的航拍图格外醒目。
三个老旧厂区和三个老旧小区被红色线条圈出,周边的交通线路、商业配套、学校医院标注得一清二楚。¢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
“大家看,这块地,宝贵不宝贵?五十年前,这里是老涪江市区的核心地段、黄金街区,现在却烂在那里,难以发挥价值,大家不觉得可惜吗?
从这里出发,向不同方向步行15分钟,分别可以到达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实验小学、实验初中、人民公园、滨江公园、人民广场......
反正可以前往的标志性区域非常多,这样的区位优势,在涪江再也找不出第二块。”
李浩然指着地图,看了看众人,道:“所以,这块地,不用起来,绝对是我们的失职!再说得明确一点,就是这块地,必须拆迁!必须腾出来,为我们打造城市新地标提供空间。”
“好了,明确这一点之后,咱们再来讨论一下,如何拆迁的问题!”李浩然扫视全场:“请大家汇报一下,这个地块的现状、拆迁的困难、下一步工作思路。每个单位都要发言!”
“报告区长,那我汇报一下相关情况。”李浩然话音刚落,滨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明率先开口。
他手里攥着一本厚厚的走访记录,语气带着几分凝重:“报告区长、各位领导,我们作为属地街道,这块地的情况我们摸得最透。
三个老旧小区共187户,其中156户的房子都租出去了,房东大多在外地定居,对补偿价格预期很高。
去年我们初步摸底时,有房东提出‘低于2.5万/㎡不签字’,但目前周边二手房均价才1.2万/㎡,好一点的房子也才1.5万/㎡,差距太大。
更棘手的是租户,156户租户里有120户是周边务工人员,担心拆迁后找不到便宜住处,上个月还集体来街道反映过,希望能先解决安置问题。”
他顿了顿,翻开记录册补充:“三个旧厂房的问题更复杂。机床厂老板张建国,十年前从国企手里买下厂房后就没正经生产过,一首等着拆迁,之前区里给出1.2亿的补偿款,他说‘连买地成本都不够’,坚持要5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