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变法是比开国更玩命的政治行为
万历八年九月底,紫禁城的紫宸殿檐角还凝着未消的夜露,张居正踏着朝露穿过金水桥时,袍角沾了些许湿意。`丸~夲!鰰`戦· ·追¢蕞?辛^蟑.截!
自昨日文华殿那场君臣问对后,他总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那是少年天子眼中一闪而过的锐光,像出鞘的匕首,虽未锋芒毕露,却己足够让久居权力中枢的他心生警惕。
内阁值房,张居正屏退左右,独留心腹游七。"去查,陛下近日除了经筵,还与谁接触过?"他声音低沉,手指在地图上圈出皇城西南角的位置,"尤其是宫外传来的消息,一丝一毫都不能漏。"
游七领命而去,黄昏时分带回的消息让张居正坐立难安——有人看见东厂掌印太监冯保的贴身小太监,曾在御花园角门给皇帝递过一个油纸包。
东厂值房的铜鹤香炉里燃着异域进贡的龙涎香,冯保正用银签挑着灯花,见张居正掀帘而入,忙起身笑道:"元辅深夜到访,可是有要事?"他眼角的细纹里藏着精明,却在对上张居正锐利的目光时,不自觉地垂下了眼帘。
"冯公公,"张居正开门见山,将一碟刚出炉的茯苓饼推过去,"文华殿那日,陛下问及三个问题,想来是得了什么新奇见闻?"
冯保捏着银签的手指顿了顿,嘿嘿一笑:"元辅说笑了,陛下每日诵读经史,偶有所感也寻常。"他喝了口茶,"不过......前日陛下确实念叨着想吃口民间吃食,便让人从三秦面馆买了些,那面馆的油泼面倒是做得地道。"
"三秦面馆?"张居正重复着这西个字,指尖在膝头轻轻叩击,"听说那里常有说书先生?"
冯保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叹了口气:"元辅既己知晓,我也不敢隐瞒。¢墈^书+屋- /最+欣¨章~踕?庚^薪′快·那面馆有个叫李牧的说书人,专讲些奇闻异事,陛下......许是听了些片段。”
“两个石头同时落地?还是一颗石子测井深?这些可都让我们内阁们吃了好大苦头,输了上千两银子。”张居正脸色微变。
“哈哈哈,想不到还有让内阁们头疼的难题呀!咱家还以为诸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呢。”喝了一口茶,冯保笑道。
“哪有人能全知全能呀?冯公公,近日经筵,感觉皇上好像换了一个人。以前对读《资治通鉴》颇为反感,近日却听的甚为仔细,提出的问题总是让人耳目一新,那些大儒都无法回答。看来得找一位好老师了。”张居正亦喜亦忧的说道。
“元辅,你觉得皇上的变化对变法是好是坏?”冯保脸色一变问道。
“自然是好事。一个求真务实的皇上是大明之福,万民之福。哪怕变法失败,一个能对大明积弊有清醒认识的帝王,一定会开启新的变法。”张居正严肃的说道。
“那就好。元辅,看来你的确应该去一趟三秦面馆了,那里正在讲商鞅变法,或许你听完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反正,皇上最近虽在宫中,但是每天必让人记录一份”,冯保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