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民以食为天!找到红薯、土豆、玉米的封侯
乾清宫的烛火己燃到了第三拨,烛芯爆出细碎的火星,将御案上堆叠的奏章照得明明灭灭。\微~趣.晓^税, ¢已.发,布~罪*欣/璋`結~张居正捧着三份黄绸封裹的卷宗,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夜露。
他刚从值房赶来,连换件朝服的功夫都省下了。万历皇帝正对着一幅世界地图出神,手指在辽东的地界上轻轻点着,听见脚步声便转过身。
“先生深夜入宫,想必是那三件事有了眉目?”万历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却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沉凝。
张居正躬身将卷宗呈上:“回陛下,讲武堂总堂选址己定于京郊昌平,图纸由兵部会同工部画好了;官员俸禄调整的细目,臣让户部核了三个月,算清了各地的耗羡与漕运损耗;至于开疆拓土的方略……”他顿了顿,“臣以为可先从整顿九边开始,再图辽东。”
万历接过卷宗,却没有立刻翻看,而是指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先生你看,这些本子里,十封有九封在说变法难行。户部说没钱,兵部说缺兵,地方官说百姓不配合,好像朕与先生做的,倒是逆天而行的事。”
烛火摇曳中,张居正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削,他抚着胡须长叹:“变法本就是逆水行舟。商鞅车裂,王安石罢相,古往今来,但凡要动旧弊,没有不溅血的。”
“先生,还记得朕小时候吗?”万历忽然笑了,指尖划过泛黄的《论语》,“那时候先生总逼着朕读圣贤书,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零¨点_看_书- !已¨发?布/最`辛*章+节_可朕越读越糊涂,那些‘仁义礼智’,能让边关将士不挨冻吗?能让灾民有口吃的吗?”
他忽然将书卷合上,声音陡然提高:“现在朕算是明白了——那些圣贤书,看看消遣可以,真要拿来做事,半点用都没有!”
张居正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惶:“陛下此言……”
“先生莫急。”万历抬手打断他,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隙。夜风带着寒意灌进来,吹得烛火噼啪作响。“先生,知道京城西市的聚仙楼吗?那楼里的王掌柜,虽然不是读书人,却把酒楼管得滴水不漏。”
他转过身,目光清亮如灯:“王掌柜能说出后二十七个厨子各擅长什么菜,知道每天采购的白菜要比昨日多买十斤,因为今日有乡试的举子宴客。他甚至清楚哪个跑堂的伙计家里有老母,该多给月钱让他请个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