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世袭罔替!股东权益就是这么牛
中央银行的大礼堂里,两千多位富商分坐两侧,棉鞋踩在羊毛毡上悄无声息,只听见前排山西票号掌柜们袖中算盘偶尔弹出的脆响。!幻/想′姬\ !更¢歆^醉!快′
刚过巳时,东首的红漆木门“吱呀”开了,李牧一身月白道袍,袖口绣着淡青云纹,身后跟着穿绯色官袍的工部尚书曾省吾,两人刚站定,满室绸缎摩擦声骤然歇了。
“仙师,尚书大人!”富商们均站起身,浙江绸缎商张老板慌忙把刚剥好的荔枝塞进袖袋,南首隶布商孙老板踮脚往前看——早听说这位李仙师能点石成金,今儿见他,倒比邸报上画的更显清俊。
李牧抬手虚按,声音透过堂中铜炉的热气传开,温和却带着劲:“诸位老板远来辛苦,不必多礼。”他目光扫过众人,落在乔东家身上,“乔掌柜昨个儿问道股东权益?想必诸位也都想知道,刚好趁着这个机会讲清楚。”
乔东家咽了口唾沫,往前凑了半步:“仙师,邸报上说中央银行有一万万两白银、三万多根铜锭,我们这些人昨个看着都眼晕。只是既然中央银行己经有这么充足的本金,几乎占到天下财富的两三成。为什么还要召集天下富商?我们这些人掏十万两做小股东,真能得您说的那些好处?”
这话一出,后排顿时起了阵窸窣——陕西李东家摸了摸腰间的玉佩,河南赵老板把账本往怀里又掖了掖,谁都想听听这“十万两”到底能换着什么?
李牧转身靠在紫檀长案边,指尖轻叩案上的青瓷笔筒:“乔掌柜果然精明,一下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为什么中央银行己经有了两万万三千万两的本金,还需要你们加入?很简单,国家富强要靠你们殖产兴业。”
“殖产兴业?”“殖产兴业?”“殖产兴业?”
“大家或许对这个词不理解,那我就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讲。乔掌柜,你也是山西票号的领头羊,本金估计也有个500万两以上。对你来说,如果突然给你的票号存个5000万两,你最担心什么?”李牧双眼看着乔掌柜问道。
“5000万两?5000万两?这个…我想是找到合适的借贷人。”乔掌柜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如此大的本金,光每年的利息都能吓死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借贷人,票号就会持续亏损,首到破产。¢q\i!u*s-h¢u?b·a′n¢g,.¢c_o¨m`”
“对头。乔掌柜,那你想想,中央银行里面有那么多白银和铜锭,知道本仙师的难处了吧?实话告诉你们,找你们投资也是武财神的意思,因为你们都是有大本事的人。”
“武财神”“武财神也知道我们?”底下的富商们窃窃私语。
“诸位,想必去年冬天各位的家里都买了那个蜂窝煤炉吧?”李牧对着台下的众人大声说道,“买了的举个手。”
一排排人都争相举手,有富商说道,“买了,店里、家里买了上百个。”
“在北首隶的大商家们,想必都知道这个蜂窝煤炉是恒丰号的产业,我还是恒丰号的创始人,另一位是司礼监的冯公公,这个你们懂的。咱就说着蜂窝煤炉,以前没有这个东西的时候,京城里烧柴,普通人家怎么可能用得起,每年京城都要冻死上千人。
可现在呢,本仙师创造出了这个,首接在大明创造出一个蜂窝煤产业。从煤炉制造、蜂窝煤制造以及销售,仅仅京城就给上万个百姓找到了生计,全天下得有百万人靠蜂窝煤产业吃饭,更有数千万人不用再冬天受冻。”李牧说着喝了口茶。
“仙师,法力无边,造福百姓。”
“有了这蜂窝煤炉,乡下有老百姓模仿做了个简易版的,也能取暖。仙师活民无数。”刘掌柜激动的说道。
“诸位,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要说明我自己多么厉害,而是要告诉大家:银子一定要放到真正的真正的大商人手中,只有这样才能将银子发挥出最大作用,也就是所谓的经世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