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有财大家发!中华盐业公司成立了
万历十年五月十九,京城中央银行大会堂外车水马龙,乌木车架上悬挂的各省商帮标识在初夏阳光下格外醒目——山西乔家的“复”字旗、山东孟家的海浪纹、首隶王家的青铜鼎纹,连素来低调的陕西商帮也罕见地亮出了“西秦”字号。_卡!卡·小.税,王\ -首`发.
这些垄断北方各州府贸易的大商们,此刻皆敛去平日的倨傲,脚步匆匆地往大会堂内赶,衣摆下露出的锦缎靴底沾着赶路时的尘土,却没人顾得上擦拭。毕竟今日要议的是“盐”,是自春秋管仲以来便攥在朝廷与大商手中的“白黄金”,中华盐业公司的成立大会,便是一场关乎未来几十年财富分配的盛宴。
大会堂内早己布置妥当,正中高悬着万历皇帝亲题的“中华盐业”西字匾额,墨色浓沉,透着皇帝对这桩新政的看重。两侧立柱上刻着“开源以济民生,通商而利天下”的对联,既是李牧推行盐业改革的初衷,也给在场的商人们吃了颗定心丸——这不是朝廷要独吞盐业之利,而是要带着他们一起把蛋糕做大。
堂内摆着一排排桌子,每张桌上都放着茶盏、果碟,还有一份印刷的《中华盐业公司章程》,字迹清晰,条理分明。北方各省的大商们按地域分坐,山西商帮的乔致庸坐在东首第一桌,他身着宝蓝色绸缎长衫,腰间系着玉带,手里攥着一把象牙折扇,目光却始终落在堂前的高台上,那里将是今日议事的核心。
巳时三刻,随着一阵清脆的钟鸣,李牧身着青色圆领袍,缓步走上高台。他身后跟着两人,一人身着绯色官服,正是新任长芦盐场负责人孙承宗;另一人穿着藏青色布衣,面容清瘦,是负责盐业生产技术改良的沈应时。
台下的商人们见状,纷纷起身拱手,口中称“仙师”“沈大人”,声音里满是恭敬。李牧抬手示意众人落座,目光扫过堂内,见每张脸上都带着期待与几分忐忑,便笑着开口:“诸位都是北方商界的翘楚,往日里要么在茶马古道上奔波,要么在运河沿岸打理生意,个个都是日理万机的人物。今日我便召集大家前来,一来是盐业改革刻不容缓,二来也是不想让诸位错过这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实在是叨扰了,还望海涵。′三¨叶′屋? -追_蕞+欣′章?截_”
这话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笑声,原本紧绷的气氛缓和了不少。乔致庸率先开口,他放下手中的折扇,语气诚恳:“仙师这话就见外了。自仙师的护卫队扫平匪患,成立中央银行以来,北方的粮价稳了,商路通了,我们这些做买卖的都得了实惠。如今盐业公司成立,仙师还想着我们这些老商户,让我们入股分利,这是我们的福气,哪有什么叨扰之说?”
他这话也说出了其他商人的心声,众人纷纷附和,有的说“仙师此举是为天下商人谋福祉”,有的说“愿听仙师差遣,绝无二话”。
李牧闻言,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他侧身让孙承宗上前,介绍道:“诸位,这位便是孙承宗孙大人。他不仅是皇上亲自任命的长芦盐场负责人,还是我的二徒弟,往后长芦盐场的日常运营、盐业销售,都由他来总揽,大家日后在盐业生意上有什么疑问,尽可以找他商议。”
孙承宗上前一步,对着台下拱手行礼,声音洪亮:“承宗初掌盐场事务,尚有许多不懂之处,日后还需诸位老板多多指点。今日承蒙师父信任,由我来给大家讲讲长芦盐场的现状,以及中华盐业公司接下来的布局。”
他说着,示意身后的吏员将一幅巨大的地图展开,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墨线标注出长芦盐场的范围、盐井的位置,还有通往各省的商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