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第一次地面测试
"这...这太天才了!"周教授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种架构完全符合我们当前的技术条件!每个单元的复杂度都在可控范围内,而整体却能实现复杂功能!"
林舟微笑着放下铅笔:"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具有很强的容错性。·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即使某个单元出现故障,其他部分仍能继续工作,保证飞行安全。"
周教授的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我立刻通知团队,按这个方向调整!林工,您又一次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老人家激动地握住林舟的手,然后匆匆离去,显然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团队。
林舟看着周教授离去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作为穿越者,他时常感到一种奇妙的矛盾——他带来的技术在这个时代看来几乎是魔法,但在他原来的时空,这些不过是基础知识而己。
"系统,我是不是透露太多了?"林舟在心中问道,但一如既往,那个神秘的存在保持着沉默。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投入工作。时间不等人,尤其是在这个技术竞赛的关键时刻。
接下来的几周,林舟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闪电"的三个核心系统——雷达、控制和武器系统的研发中。′5-4¨k`a_n^s\h,u,.\c¨o/m·
雷达系统的研发进展迅速。林舟设计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虽然概念超前,但核心部件都能在当时条件下制造。最大的挑战是信号处理,传统的模拟电路难以应对复杂的多普勒信号分析。
"必须想办法简化,"林舟对雷达团队说,"我们可以牺牲一些精度,换取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一种简化版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终于成型。它不如林舟原始设计那么精密,但己经远超当时世界上任何同类系统,足以满足"闪电"的基本需求。
控制系统的进展更为显著。在林舟的分布式架构指导下,周教授的团队创造了一个技术奇迹——将复杂的无人机控制逻辑,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能用当时的电子技术可靠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