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山竹榴莲 作品

第517章 第一次地面测试(第2页)

"这就像把一头大象分解成无数只老鼠,"周教授形象地比喻道,"每只老鼠都很容易处理,而它们合起来,依然能完成大象的工作。"

武器系统是林舟最为关注的部分。与未来的精确制导武器相比,六十年代的空对地武器简陋得令人发指——不是无制导的炸弹,就是简单的火箭弹,精度堪忧。?墈~书`屋¨小\税!惘` ~罪?芯^章!結,耕+辛?快′

但林舟看到了机会。

"正是因为防御系统的简陋,我们才有可能用相对简单的制导技术实现精确打击,"他对武器团队解释,"当时的防空系统没有现代的干扰手段,没有复杂的电子对抗,甚至连基本的红外诱饵都很少见。"

在林舟的指导下,武器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半主动激光制导的空对地导弹,代号"闪电之矛"。这种导弹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地面或机载激光照射目标,导弹寻找反射的激光能量并自动追踪。

"比起二十一世纪的武器,这简首是原始的,"林舟在心中暗想,"但在这个时代,它己经足够革命性了。"

最令人惊喜的是,林舟发现当时的电子技术,尽管原始,但己经足以实现简单的红外成像制导。这为"闪电"提供了一种全天候打击能力,即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依靠目标的热辐射进行攻击。

三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迎来了系统地面集成测试的关键时刻。

西山基地综合测试中心,一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内部被改造成模拟飞行环境的测试平台。

"闪电"的核心系统——雷达、控制和武器——被安装在一个简化的机身框架上,连接到地面的电源和数据系统。周围是密密麻麻的测试设备和记录仪器,数十名技术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地准备着。

林舟站在中央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这一刻,将决定过去三个月的努力是否有价值。

"各系统状态报告,"林舟通过对讲机命令道。

"雷达系统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