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杀局三问!(第2页)

神了。

王景明背着手,面无表情,心里却在打鼓。

这小子,到底还藏着多少东西?

机器修好,车间恢复生产。

何雨柱刚想溜回角落,张建国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何雨柱,你别走。王师傅,也一起来。”

厂长办公室。

张建国亲自给两人倒了水,态度好得反常。

“老王,你培养了个好徒弟啊。”

张建国感慨。

“小何也很不错,不骄不躁,尊重师傅,这是好事。”

王景明干笑两声。

“厂长过奖了,这小子还得多敲打。”

“敲打是必须的。”

张建国话锋一转。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咱们厂重视人才,上面也一样。”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

一个戴黑框眼镜,穿着干净蓝色卡其布中山装的男人走了进来。

他三十多岁,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气质斯文,不像工人。

“我来介绍一下。”

张建国站起来。

“这位是市总工会技术调研组的李专家,专门来咱们厂了解技术革新情况的。”

“李专家好。”

王景明赶紧起身。

何雨柱也跟着站起来,心里咯噔一下。

调研组?

这个姓李的,来者不善。

“张厂长客气了,叫我小李就行。”

李专家笑着摆摆手,目光精准地落在何雨柱身上。

“这位想必就是红星轧钢厂的技术标兵,何雨柱同志吧?”

“专家,我不是标兵,就是个工人。”

何雨柱答道。

“谦虚了。”

李专家扶了扶眼镜,翻开笔记本。

“我听了不少你的事迹。‘应力敲击反馈分析法’,还有刚才的冲压机,了不起。”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把基层工人的优秀经验总结推广。所以,想跟何师傅请教几个技术问题。”

来了。

何雨柱感觉后背有些发凉。

王景明想替他挡一下。

“李专家,柱子他还年轻,很多都是瞎蒙……”

“老同志,经验有时候比理论更宝贵。”

李专家打断了王景明,视线像手术刀一样剖向何雨柱。

“何师傅,我就从你最擅长的‘听’开始。你在判断德国减速箱轴承间隙过大时,说听到了‘高频的滚动体冲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