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朔方纸
蔡邕是大儒,一辈子的学识都建立在西书五经以及先贤经典上。¢1¢5!8?t+x`t*.-c?o¢m¨
教书育人也都是从这些经典开始。
在他的认知中,启蒙就该从西书五经开始。
现在,让他编撰一本不涉及西书五经的启蒙书籍,与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刘裕也不催促,只笑眯眯道:“阿翁,这教化就和盖房子一样,先打地基才能起高楼,否则便是无根之木无基之塔,看似高大巍峨富丽堂皇实则随时都会倾倒坍塌,让更多普通人识字就是打地基,识字的人越多,读懂西书五经的人才越多,否则你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永远只能在一小撮人之间流传。”
蔡邕听到这,叹口气:“道理我都懂,只是从未想过启蒙书籍能与先贤经典分割……”
刘裕笑道:“在我这里,你没想到过的事情多着呢。”
有句心里话他没说。
西书五经根本不适合大众学习,因为太高大上,太晦涩复杂,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糟粕。
待时机成熟,定然要将那些东西彻底解构,兵法归兵法,政治归政治,管理归管理,学习归学习,德行归德行。
该删除的删除,该批判的批判,该释义的释义,该利用的利用。
总而言之,要把那高高在上的东西推下神坛,扯掉伪装,掰开、揉碎、淘洗干净、分门别类地重新组合,让它们回归“教材”的本质,免得有些人一辈子抱着一本书当圣经,开口闭口子曰子曰。,墈^书^君~ +毋.错?内?容/
只是这话不能说。
说出来,真是捅了马蜂窝,会遭到所有读书人的反对。
现在更没条件去做,就蔡邕一个人,明显无法完成那么艰巨的工作,更压不住读书人的反击浪潮。
好饭不怕晚。
嗯,有点期待将西书五经之类的先贤经典推下神坛那一刻的画面了。
一定非常非常精彩,嘿嘿。
先扫盲。
扫盲之后才能让绝大部分底层民众对那些高高在上的东西祛魅。
刘裕笑眯眯地望着神情复杂的蔡邕。
蔡邕内心无比纠结,但想到刘裕说的还有好东西,忍痛点头:“好,我先编撰你说的启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