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杨彪掌大权(第3页)
汉末的官话,可以参考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开始给文字注音,到《说文解字》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整体而言,口音略有不同,但大差不差,读书人基本上都要研究官话的发音方式,否则南方人和北方人根本无法交流。
从《说文解字》诞生,一首到两千年后的普通话出现,官话的发音方式都差不多,底子是一样的,有口音,但不会变来变去,不会一朝一音。
真要一朝一音,天下早乱了套。
当然,肯定有演变。
方言也始终存在。
刘裕听到荆襄一带口音,脑海中闪过若干个名字,但印象最深刻的荆襄藉猛将就那么几个,年龄符合的好像就一个黄忠。
是黄忠吗?
黄忠在历史上出场时间太短,但战功、战绩却不俗,以老将之身征战沙场,依旧彪悍。
此时距离黄忠出场还有十几年。
算下来,现在黄忠不过三十来岁的样子。
三十来岁正值壮年,战力正值巅峰。
真是黄忠,那可得好好款待。
这种战力顶级且巅峰时期很长的家伙,性价比最高,一次投资,回报好几十年。
想到这,起身道:“带我瞧瞧他的家眷。”
……
刘裕在工地上的简易宿舍内。
一对母子紧紧相拥,眼中满是恐惧与陌生。
母亲三十余岁,颇见姿色。
小孩十岁左右模样,身材颇高,甚至有几分雄壮,一身腱子肉,但面色蜡黄,气息微弱,但依旧紧紧挡在母亲身前,警觉地盯着外面的士兵。
听到沉重且整齐的脚步声,更加警惕,悄悄握住藏在腰间的匕首。
“殿下!”
“参见殿下!”
“……”
整齐的问好声响起。
小孩面色微变。
殿下?
秦王殿下?
他来的这么快?
不知道会如何处置我们一家。
父亲也不知道被他们抓去了哪里。
接着就见一道高大健美的人影进来,穿着普通的短打衣衫,身上还有许多泥点子,发髻也随意挽起,跟工地上的民夫没多大区别。
但眼神明亮深邃,带着能看透人心的力量。
气质更让他捉摸不透,很神秘,很高贵。
这就是传说中杀人如麻的秦王殿下?
父亲说他能治我的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小孩心思细腻,看见刘裕的瞬间转过许多念头,并当即挣脱母亲怀抱,噗通跪下:“求殿下开恩赦免家父。”
“家父武艺高强,弓术独步天下,可为殿下征战天下。”
刘裕笑了。
果然是这一家子。
本以为没缘分了,没想到还是来了。
看这样子,是奔着治病来的。
嗯,也对,我把卢植从濒死状态救活的消息,真正传播开来也就最近这一段时间。
还有以针灸之术给袁隗延寿这事也是这一年间传播开来的。
必然是最近得到消息,马不停蹄的赶来。
也行。
好歹是正向的名声。
在外地,我的名声很差,什么杀人如麻、心狠手辣、贪得无厌之类。
能有点正向的名声真不容易。
果然是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想到这,笑问:“你说你父亲弓术独步天下,可有凭据?”
小孩想都不想地回答:“我父亲能在百步之外一连珠箭射穿同一片杨树叶!”
刘裕挑眉:“你父亲能开几石弓?”
小孩面色更骄傲:“三石弓可连开十发。”
刘裕听到这里,微微点头。
这准度,这力度,确实了不起。
比吕布也不差,甚至力道可能更强,吕布现在开三石重弓还略微有些吃力,不能连开十弓,更无法保证准度。
也就比我略差一些。
这么看,小孩说“弓术独步天下”还真不算吹牛。
当今天下, 弓术最强的就这几个,黄忠、吕布、太史慈。
以前没法比较,分不出谁最强。
但现在小黄叙这么一说,可知黄忠确实有资格竞争弓术第一的排名。
想到这,蹲下去,拉起小黄叙,笑道:“这样,让你爹跟我比试一番,他的弓术要是能胜过我,我不但收他为我效力,还给你治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