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第3页)
“属下来时,听闻刘景升打算围绕汉水、渝水、沔水修筑防线,还要模仿殿下筑城开荒。”
刘裕忍不住点头。
刘表果然有点真本事。
现在有我这个强敌在外,压力之下,说不定能做出比历史上更耀眼的成绩。
至少,历史上刘表就没怎么用心经营汉水防线。
若真用心经营,也不至于被曹操轻易击穿。
想当年,蒙古人攻打襄阳,被那地方困了多少年?
现在嘛,襄阳攻防战估计要提前一千年上演了。
这才有意思。
又问了黄忠许多荆州之事,一首到深夜,才
对黄忠道:“黄叙的病,其实不是大病,是你把他练坏了。”
“他年纪小,练得太狠,外固内虚,邪风入体后难以发散,盘踞心脉日渐侵蚀,等闲手段难以治疗。”
“若是拖延下去,再过半年必然夭折。”
说着,取出针囊:“不过嘛,遇着我,便是小菜一碟。”
又朝黄忠笑道:“其实我可以把黄叙的病说得很严重,故意拖延时间治疗,假装非常吃力,让你对我感恩戴德。”
“但我这人,一向待人以诚,不玩虚的。”
“希望你也一样。”
说完,扒开黄叙的外衫,取银针火烤消毒,擦拭干净,首接于心经一线扎针。
几针下去,略微捻动,黄叙脸上立刻涌上一团血气,红彤彤的,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
效果立竿见影。
黄忠见状,大喜。
当即跪下,砰砰磕头。
刘裕也不理会,继续施针。
一套阵法结束,拍拍黄叙臂膀,笑道:“好小子,这身板,够硬,再过几年也是一员猛将。”
黄叙睁开眼,亮了个架势,欣喜道:“多谢殿下,果真立竿见影,舒服多了。”
刘裕点头:“三天后扎一次,一个月后再扎一次,基本上就没事儿了。”
“严格来说,你这不算病,是伤,练功太狠走火入魔,哈哈。”
“开个玩笑,以后做事切记要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
黄叙小脸郑重:“谨记殿下叮嘱。”
刘裕再看黄忠:“汉升,按照习惯,新近投靠之人,无论出身如何、武艺如何,都要在我身边待至少半年,接受我的培训以适应我军种种,给你三天假期,三天后正式开始,如何?”
黄忠重重点头:“属下叩谢主公救命之恩,莫说半年,便是一辈子留在主公身边牵马,属下也心甘情愿。”
己是悄悄改了称呼。
从殿下变成主公。
果然原则性很强,救他儿子才认君主。
刘裕想了想,取出一本《博弈论》送到黄叙手中,却对黄忠道:“我军惯例,无功不赏,你也不例外,我也不愿意破例。”
“但你武艺出众,又精通兵法,为人也赤诚,所以送黄叙一份见面礼。”
“别小看这书,久读可明智,可为传家之宝,只可于无人处阅读,不可炫耀,若弄得人尽皆知,我可要收回。”
又道:“对了,我筹备一座军校,半年后开校,黄叙可入校为首批学子,你做好准备,那可是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半年甚至一年不见面将是常态。”
黄忠再行礼:“多谢主公栽培。”
刘裕笑道:“当然,你也要进校学习,以后或许还会到学校担任教官,你们父子成为同窗或者师生也是有可能的。”
黄忠愕然:“属下?学习?”
刘裕点头:“活到老,学到老嘛,你虽然是士族出身,但要说学识,缺的可太多了。”
黄忠有点不服气,但不敢表现出来,拱手领命:“属下谨记。”
刘裕拍拍黄忠的肩膀:“你刚来,还不了解这边的情况,过些日子就知道了。”
说完,转身离开。
黄忠父子俩送到门外,待刘裕离开,返回屋内,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又不可置信地端详儿子面色,喜极而泣:“叙儿,真的不难受了?”
黄叙重重点头:“第一针下去就不难受了,反而格外舒服,殿下真是神医。”
黄忠这才放心,喃喃道:“是啊,神医,不只救人,还救天下。”
想到刚刚望见洛阳新城时感受到的震撼,咬咬牙,翻出纸笔写一封信:“明日就派人送往长沙,让你刘磐叔叔也来洛阳!”
黄叙闻言惊了:“爹爹,你疯了?磐叔可是刘景升侄子!怎能来投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