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皖老村 作品

第158章 五仙开堂口(第2页)

黑蛇道:“我柳七从不打诳语。那家因作恶多端,三代而绝,祖坟都被野狗刨了。”

婉娘闻言,似放下心头大石,再拜道:“既如此,妾身无憾矣。”

胡十三便诵经超度,只见青衣女子身形渐淡,终化青烟散去。风中似有一声“多谢”,悠悠不绝。

事毕,黑蛇倏地变作一黑衣男子,跃下地来,向胡十三拱手道:“十三哥见谅,我来迟了。”

胡十三笑道:“不迟不迟,正好解了婉娘心结。”又向我道:“这位是柳七爷,也是舍亲。”

我惊魂未定,勉强施礼。今夜所见,实在匪夷所思。

灰八爷将砚台递还给我,道:“怨气已消,此砚如今是方好砚,先生可安心使用。”

我接过砚台,果觉触手温润,不复先前阴冷。

胡十三道:“夜已深,陈先生受惊了,我让童子送您回去。”

我恍恍惚惚回家,一夜无梦,睡得格外香甜。

次日醒来,几疑昨夜是梦。但见那方古砚好端端摆在案上,方知不是虚幻。

此后与胡十三一家渐渐熟稔,常相往来。才知胡十三精通医道,邻里若有疑难杂症,他都免费诊治,药到病除。黄九娘活泼好动,最爱听市井新闻;白四姐温柔贤淑,善烹饪,常邀我尝新;灰八爷博闻强记,无事时便与我谈古论今;柳七爷神出鬼没,十次倒有八次不见踪影。

如此过了月余,一日胡十三忽道:“陈先生,我等在此立足,蒙您多番照应。实不相瞒,我等非人,乃关外五仙家中的胡、黄、白、灰、柳五姓。”

我虽早有猜测,闻言仍是一惊。

胡十三续道:“我等此来,是为开堂口,积功德,救苦难。今已准备停当,三日后正式开堂。陈先生与我有缘,特请您来观礼。”

我自是答应。三日后,再赴五通堂,但见宅门大开,院中张灯结彩,人来人往。堂中设了神坛,供着五仙牌位。胡十三作为堂主,率四仙焚香祷告,宣告堂口开启。

自此,五通堂名声渐起,每日求医问卜者络绎不绝。五仙有求必应,但不取钱财,只收些粮食果品作为香火。

转眼秋去冬来,奉天城降下大雪。这日我休假在家,忽听敲门声急。开门一看,却是黄九娘,满面焦急。

“陈先生,十三哥请您速去堂口,有要事相商!”

我忙随她前往。到得堂口,但见气氛凝重,四仙齐聚,当中跪着个乡下汉子,磕头如捣蒜。

胡十三扶起他,对我道:“陈先生,这位是城南李家庄的李老四。庄上突发怪病,已死了七八人。官府怕传染,封了庄子,任其自生自灭。李先生冒死逃出,特来求救。”

李老四哭道:“求大仙救命!庄上百十口人,发热咳嗽,浑身起红疹,不出三日便死。郎中都跑了,说是瘟神降世...”

灰八爷捻须道:“听来似是痘疹之症。”

白四姐道:“寒冬时节,怎会突发痘疹?其中必有蹊跷。”

柳七爷冷笑道:“怕是有人作了孽,招来灾祸。”

李老四眼神闪烁,欲言又止。胡十三温言道:“李先生不必隐瞒,如实道来,方能对症下药。”

李老四这才道出实情。原来半月前,庄上樵夫在后山发现一窝狐狸,通体雪白,极为罕见。庄主之子带人围捕,杀大狐,捉小狐,欲剥皮卖钱。当夜庄主家便起火烧死三人,庄上自此怪事频发,终成疫病。

黄九娘怒道:“杀狐取皮,天理难容!那白狐必是得了道的仙家,你们惹大祸了!”

李老四磕头不止:“我等知错了!求大仙发慈悲...”

胡十三叹道:“冤冤相报何时了。白狐丧子,报复也是情理之中。但殃及全庄,未免太过。我等既开堂口,岂能见死不救?”对四仙道:“诸位意下如何?”

白四姐道:“救人要紧,但需化解冤仇,否则治标不治本。”

灰八爷道:“我先去探探虚实。”说罢化作一道灰烟去了。

约莫半个时辰,灰八爷返回,面色凝重:“确是痘疹,但非寻常痘疹,夹杂狐魅怨气,药石难医。那白狐怨念极深,盘踞后山不肯离去。”

柳七爷道:“带我去会会她!”便要动身。

胡十三拦住道:“七弟且慢!硬碰硬恐两败俱伤。白四姐,你原身亦是白狐,可否前去说和?”

白四姐沉吟道:“我试试看。但需带些诚意。”

李老四忙道:“小狐狸还活着,关在庄主家地窖里!”

胡十三道:“甚好!李先生速回庄放出小狐,好生照看。白四姐与你同去,与白狐仙谈判。灰八爷研制解药,柳七爷护法,黄九娘维持堂口。我即刻启程去请长白山参仙相助。”

众人领命分头行动。我也道:“可有我能效劳之处?”

胡十三道:“陈先生通文墨,请随白四姐同去,记录病状,方便灰八爷用药。”

我自是答应,当即随白四姐、李老四赶往李家庄。

到得庄外,果见官兵封锁,许进不许出。白四姐略施小术,迷惑官兵,我们得以入内。

庄内惨状触目惊心:户户挂白,尸首横陈,幸存者也都病卧在床,呻吟不绝。

李老四直奔庄主家,救出小狐。那小白狐奄奄一息,后腿受伤。白四姐悉心为其包扎,抱在怀中,对我道:“陈先生且记录病状,我去后山寻白狐仙。”

我劝道:“白姑娘独自前去,恐有危险。”

白四姐笑道:“无妨,同族相见,好说话些。”说罢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