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旧破新
然而灵散未尽,他忽然望向洞口方向。众人随之转头,只见图书馆方向涌来星星点点的白光,渐次凝成一个个年轻学子的虚影——竟是听闻消息后自发赶来的C大学生!
历史系班长上前一步,郑重鞠躬:“周先生,吾辈愿继守书之志,让华夏文脉永续!”
更多声音响起:“我们组建古籍保护社团!”“已经申请特藏室项目!”“以后每年今日,都是琅嬛读书日!”
周守拙怔怔望着这些千年后的年轻人,泪中带笑:“善...大善...”最终化作青烟散去,空中只余一句欣慰长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后续工作持续了整月。文物部门接管了地穴藏书,特批在大设特藏馆,由学生社团参与维护。周守拙墓迁回原址旁,碑文由陈教授亲撰,记载这段千古书缘。
项目组返校那日,图书馆电梯再无故停靠地下层。但有学生传说,夜读时常见青衫老者虚影含笑巡架,见用功者便颔首鼓励,见懈怠者则摇头叹息。
回家车上,乔愉靠着沈行昭小憩。
她睁开眼,见车窗外春光正好。站台上有人捧着书匆匆赶车,书页间漏出一句诗——“青灯黄卷伴月明,自有琅嬛渡鹤影”。
C大特藏馆正式开放后,成了校园新地标。玻璃展柜内,宋代古籍静静陈列,旁侧悬着周守拙的复原画像——清癯老者执卷而立,眉目间已无悲戚,只余欣慰。
而真正的周守拙之魂,却比画像生动得多。
乔愉和沈行昭再次造访C大时,正值期末考试周。深夜的特藏馆依然灯火通明,挤满了埋头苦读的学生。两人隐去身形走在其中,很快发现了有趣的现象:
在某个对着平板电脑抓耳挠腮的男生身后,青衫虚影正皱眉盯着屏幕上的游戏界面,摇头叹息:“有暇嬉戏,何不温书?”
另一个女生边啃面包边翻文献,周守拙便在她身边徘徊,忽然指着一行英文注释脱口而出:“此句当译作‘禹铸九鼎以镇九州’,英译未尽其意!”女生恍然点头,竟真顺着这个思路写下注释。
最妙的是历史系几个学生围论元宇宙与古籍数字化,争得面红耳赤。周守拙起初听得瞠目,后来竟蹲在讨论圈外若有所思,虚影手指无意识在地上画着卦象般的代码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