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旧破新(第2页)
“前辈适应得很快。”沈行昭轻笑。
乔愉指向阅览室角落。那里有个学生正在用3d打印机复原宋代活字,周守拙的虚影几乎要贴到打印机喷头上,满脸都是“此物竟能顷刻成字?莫非公输再世?”的震撼。
但老人也有固执时。见有学生欲对古籍拍照开闪光灯,他袖袍一拂,相机顿时黑屏;见人浪费纸张,室内必起阴风卷走废纸——几日后,特藏馆门口莫名出现个“废纸回收箱”,据说是学生们连夜自发设置的。
“他成了馆灵,”陈教授泡着茶感叹,“现在学生都传:在特藏馆挂科率最低,因为有个老学神盯着你读书。”
然而周守拙的执念并未完全消散。某日乔愉独自巡查时,见他飘在图书馆穹顶下,望着楼下熙攘人流发呆。
“前辈在忧心什么?”
老人虚指那些刷手机的学生:“今人读书太易,万卷书弹指可得,反倒不甚珍惜。老朽守书千年,竟不知是福是祸...”
乔愉尚未答话,底下忽然响起清朗读书声。几个学生正在拍摄短视频,内容竟是《琅嬛书院考》的科普剧,镜头巧妙带过特藏馆展柜,弹幕纷纷点赞“想去朝圣”。
周守拙怔怔看着,忽然捋须笑了:“是老朽迂腐了。载道之器虽变,向学之心未改。”
随着研究深入,古墓出土文物需移交更高层级机构。省文物局和神秘学部门“749局”联合接手了这批遗存,尤其是那只锡制书匣——检测发现夹层中竟藏着份丹书铁券,记载着宋代某秘密教派的祭祀仪轨。
移交仪式上,负责人特意找到乔愉:“乔女士,沈先生,这次多亏二位。尤其是对灵体的处置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他递来名片,“局里有些特殊档案,或许需要二位协助解读。”
沈行昭接过名片,只见暗纹上印着极小的“749”水印:“荣幸之至。”
返程前夜,乔愉独自在特藏馆整理报告。闭馆铃响后,周守拙的虚影渐渐凝实,竟比往日清晰许多。
“小友且慢,”他自袖中取出一卷虚影化的书简,“此乃老朽毕生所得《守书录》,记载历代禁术邪器鉴别之法。今赠于你,或可助尔等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