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明静授“语”(第2页)
教“山”字时,她会带他爬上谷后的小坡。陈明静的“炁”与远处的青云山产生共鸣,在石面上勾勒出山脉的轮廓。炁虎能感受到山体内部沉睡的“炁”,像无数沉睡的巨人,支撑着这片天地。当他说出“山”字时,脚下的岩石会轻轻震动,仿佛在回应他的呼唤。
最特别的是教“静”字。
陈明静没有写字,只是抱着他坐在月光下的灵花丛中。她闭上眼睛,冰蓝色的灵力与青灰色的“炁”在体内交融成平静的漩涡。这种宁静的状态通过“炁”的共鸣传递给炁虎,像温暖的水流缓缓淌过他的识海。
“静不是不动,是心的安定。”她轻声说,指尖的“炁”在他眉心轻轻一点。
炁虎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靠在她怀里。他能“听”到灵花呼吸的轻响,能“看”到月光中流淌的“炁”,能“感”到陈明静心跳的沉稳。当他从这种状态中醒来时,自然而然地说出了“静”字,声音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让周围的虫鸣都为之一静。
这种教学方式看似缓慢,效果却惊人。
别的孩子需要一年才能掌握的词汇量,炁虎三个月就已运用自如。更神奇的是,他说出的每个字都带着“炁”的共鸣,能让听者直观地感受到词语的内涵——说“暖”时,周围的“炁”会变得温热,连溪边的薄冰都能融化;说“冷”时,空气会泛起细微的冰晶,让夏日的燥热消散;说“笑”时,连沉默的岩石都仿佛带上了笑意。
有次哑父在谷口劈柴,不小心被木刺扎进了手掌。血珠刚渗出皮肤,正在不远处玩耍的炁虎便抬起头,脆生生地喊了声:“痛。”
青灰色的“炁”立刻顺着他的声音飘向哑父的手掌,像无数细小的触手,温柔地包裹住伤口。木刺周围的肌肉自动分开,将刺排挤出来,伤口在“炁”的滋养下瞬间愈合,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
哑父愣住了,看着炁虎的眼神充满了震惊与欣慰。他放下斧头,快步走到孩子面前,用粗糙的掌心轻轻抚摸他的头顶,喉咙里发出“嗬嗬”的轻响,像是在说“好孩子”。
陈明静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指尖的冰蓝色灵力微微波动。她知道,炁虎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不是通过书本上的教条,而是通过“炁”的共鸣,与万物建立真实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