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11章 时间褶皱与人性回响

“锚点”工程的竣工,如同在奔腾咆哮的时间河流中打下了一根坚实的巨桩,为核心领域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内部时间流平稳如镜,与外部全球网络那持续而缓慢的偏移形成了愈发鲜明的对比。这道无形的屏障,是人类面对未知威胁时,用已知科技筑起的最后一道堤坝。

净蚀中心的工作重心随之调整。一部分力量继续维持“锚点”的绝对稳定,另一部分则加倍投入对“归墟”现象的研究,试图理解其本质,而最重要的力量,则转向构建基于“锚点”时间的新一代免疫网络,确保在国家关键领域内部,不再有任何“孢子”能被外部异常时间流激活。

林建奇的目光则投向了更远处。“伍华权事件”暴露出的问题触目惊心——对手不仅利用技术和社会精英,更善于撬动人性最底层的缝隙。那个指示伍华权的神秘“老板”,如同幽灵般消失,但其所代表的威胁模式必须被警惕。

“密钥,启动‘微光’计划。”他下达新的指令,“筛查全国范围内所有刑满释放、社会关系简单、生活困难、易被利用的人员,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档案。联合社区、司法、民政部门,提供必要的就业引导和生活帮扶,从源头减少他们被再次利用的可能性。”

这不是技术对抗,而是更艰难、更琐碎的社会治理和人心争夺。但林建奇深知,若底层土壤不净,再高的技术堤坝也可能被从内部渗透。

那些早已淡出视野的姓名,其最后的波纹终于彻底平复于历史的湖面。

安徽淮南,鲍玉佳 - 名字已湮灭于尘埃。

上海崇明,曹荣荣 - 墓碑上的字迹几不可辨。

石家庄,孙鹏飞 - 在药物的作用下,于精神病院悄然离世,无人送行。

陕西靖康,张帅帅 - 无名墓前的荒草,枯荣一岁又一岁。

河北高碑店,武京伟 - 成为家族记忆里一个模糊的叹息。

广东肇庆,伍华权 - 在重点监控下,继续打着零工,他对曾卷入的事件一无所知,生活依旧困顿,但至少避免了再次滑向深渊。他是“微光”计划试图照亮的万千尘埃之一。

……(其他案犯,如危暐、魏超、林奉超等,其故事早已完结)

而曾代表光明与救赎的人们:

内蒙古,马文平 安享晚年,其慈善事业已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高效运转。

湖北云梦,程俊杰 家族和睦,其子继承遗志,在部队成为骨干。

南昌,梁露 的理论成为行业标准,她本人则专注于培养下一代人才。

浙江嘉定,沈舟 在更高层面的网络安全岗位上,继续发挥着“净壤”尖兵的作用。

西北的少年天才 已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前途无量。

个体的叙事或悲壮或平凡,都已汇入历史长河。社会肌体在伤痛后愈合,变得更为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