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镜廊回响与人心锚点(第3页)
分析结果很快出来:无论是此前的集体情绪浪潮、高能物理实验的强烈期待,还是“锚点”内的集体冥想,其共同点都是高度有序、高度同步的意识能量聚焦!
“归墟”并非以情绪为正负为食,它回应的,是意识能量本身的“强度”和“ coherence( coherence 相干性)”!
那本民间艺术家的日记再次被翻开——“我们越是喧嚣…镜
子就越是扭曲…我们越是追求静默,镜子本身就越是清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先人的智慧再次得到印证!对抗镜子的方式,不是制造更大的噪音或追求极致的死寂,而是保持自身意识的稳定与柔和,避免产生能强烈“敲击”镜子的能量尖峰!
“重新定义策略!”林建奇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明晰,“我们的目标不是打败它,而是学会与它‘无害共存’。停止所有可能产生高强度、高相干性意识能量的主动实验!‘净壤’计划的重点,从‘构建防御’转向‘培养社会的内在平静与理性韧性’。”
这意味着,工作的核心从净蚀中心的技术对抗,转向了更广泛、更基础的社会教育、心理疏导和文化建设。这是一场更为漫长,却也更为根本的战役。
净蚀中心的警报等级悄然下调。
深空的“心跳”依旧,但已被重新定义为一种需要规避而非对抗的自然现象。
“逆模因”滤网的研究被纳入长期基础理论项目,不再紧迫。
林建奇走到窗边,城市华灯初上,车流如织。
亿万普通人依旧过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对头顶星空深处和自身意识深处隐藏的奥秘一无所知。
而这,或许正是最好的状态。
守护者的最高成就,不是赢得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而是让被守护者永远不必感受到战争的存在。
净蚀的使命,从对抗具体的罪恶,到对抗抽象的威胁,最终落在了守护这份平凡日常的“平静”之上。
方尖碑静默如初,其光芒不再锐利,变得温润而恒久,照亮的是人类文明内在的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