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36章 蛛网余丝与曙光微明

“星旅号”的锚链已在港口锈蚀,主犯的判决书墨迹已干,但林建奇案头的警报器却再次发出低频蜂鸣。尘光密钥的风险预测模型显示,该犯罪网络的残余“熵值”并未归零,反而在近期出现数个异常的能量尖峰——这意味着仍有未被捕获的节点在暗处活跃,或新的联系正在旧网络的灰烬中悄然建立。

切入点:一个被忽略的“小角色”的异常消费记录。

曹荣荣(上海崇明岛一期士官),假释期内,按规定其大额消费需报备。系统预警显示,她近期于上海某高档商场一次性消费近两万元购买奢侈品包,其资金来源无法与其当前超市理货员的收入匹配。

郑雅萍带队悄然介入调查。他们并未直接接触曹荣荣,而是从其社会关系网和资金流反向溯源。

侦查员发现: 曹荣荣的弟弟账户在同一时间收到一笔来自河北高碑店的匿名汇款,金额恰好两万。汇款终端ip经过多次跳转,但最终物理定位,指向武京伟(高碑店小人士官)昔日“创业基地”附近的一个老旧网吧。

深入调查该网吧: 监控录像(部分覆盖)经技术恢复,发现一个模糊的身影,体型特征与孙鹏飞(石家庄“小人”)的一个未被起诉的马仔高度吻合。该马仔在汇款时间段内,曾在此包厢操作电脑。

关联分析: 尘光密钥同步检索发现,鲍玉佳(淮南工商银行保安)在服刑前,其妻妹的账户与这个马仔的账户存在过多笔小额、异常的资金往来,当时被认定为私人借贷而未深究。

一个推断浮出水面: 孙鹏飞虽已入狱,但其构建的灰色资金网络和人力网络并未完全瓦解。仍有残余马仔在活动,并可能通过贿赂、胁迫等方式,继续控制或利用如曹荣荣这类意志薄弱、有把柄在手的已涉案人员。这笔钱,可能是封口费,也可能是新的活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