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少羽 作品

第22章 毒茶连环案一(第2页)

就在这近乎窒息的绝望时刻,签押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着深青色低级文吏服饰、面容清俊沉稳的青年走了进来。正是都察院穆之麾下最得力的心腹——林远。他奉穆之之命,来京兆府调取一桩与崔文远案有间接牵连的陈年盐务旧档。甫一踏入这间弥漫着绝望与惊惶的房间,敏锐的直觉便让他心头一紧。

“周大人,”林远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卑职都察院林远,奉……”

“林书吏!林大人!救命!!”如同即将溺毙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浮木,周正廉几乎是不顾体统地冲下堂,双手死死抓住林远的胳膊,力道大得让林远微微蹙眉。周正廉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哭腔,充满了恐惧和恳求,眼眶发红:“请……请您立刻回去禀报孤大人!京城……京城塌天了!六……六位身价巨万、名震京畿的豪商巨贾……短短四日!在各自饮茶之后离奇暴毙!死状诡异难明!京兆府……倾尽所有,一无所获!此案……此案影响太过骇人!恐……恐伤及国体啊!下官……下官恳请孤大人念及社稷安稳,务必……务必施以援手!务必啊!”他颤抖着嘴唇,几乎就要屈膝跪下。

林远闻言,素来沉稳的目光骤然凝聚!六名富商,饮茶,暴毙,死因不明!这诡异的组合,透着一股冰冷的、精心设计的阴谋气息!绝非寻常!

“周大人请起!事关重大,卑职明白!定即刻回禀孤大人!告辞!”林远不再多言,对着周正廉重重一揖,转身便以最快的速度奔出京兆府,脚步急促得几乎飞起。

都察院·签押房

穆之正凝神审阅着由工部那边潘季驯送来的第一批可疑账册抄本,眉峰微锁。林远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也顾不上喘匀气息,将京兆府所见所闻急促而清晰地复述一遍,尤其强调了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死因不明”和京兆府上下的惊恐无助。

穆之听完,缓缓放下手中的朱笔。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眸深处,寒意渐凝。

“‘死因不明’?”他低声重复,字字如冰珠坠地,“仵作依据为何?”

“回大人,”林远迅速回答,带着一丝对专业局限的不确定,“据说,京兆府仵作反复使用了银针探喉、银簪试杯口、验毒饭团等古法,色泽未变。剖检尸身后,观其心、肝、脾、胃、肠,形态色泽均无明显毒症或创伤、病变特征。故而推断……非毒杀,亦非寻常凶杀或暴病。”

“荒谬!”穆之猛地站起,沉静的声音中压抑着愤怒,“毒物千万种,蚀心腐骨者众,岂是区区几招百年前的验毒古法所能穷尽?五脏未显异状……哼!有的剧毒,专取人性命于瞬息之间,于细微处见真章,毁的未必是脏器,可能是那维系生命的无形之气,可能是一口气息接续时刹那的阻滞!验尸人未能洞悉毫厘,便敢妄下结论?”他的目光锐利如刀锋,直刺案件核心的疑点。“事不宜迟!备马!去京兆府殓房!婉儿那边也立即传信,请她带上她那套家伙事,尽快赶来汇合!”

“遵命!”林远肃然领命。

京兆府·殓房

浓重的石灰味、劣质香油味和淡淡的脏器腐败气息混杂在一起,弥漫在冰冷昏暗的殓房空气中。惨白的光线透过高窗上蒙尘的格栅,斜斜地投射下来,照在覆盖着五具尸体的厚实白布上,勾勒出起伏僵硬、无声诉说着恐惧的轮廓。角落,最新送入的王福源尸体暂时未被白布覆盖,冰冷的青白色皮肤在惨淡光线下显得异常瘆人。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一种极淡、极淡的,几乎被福尔马林和石灰掩盖的……茶水的清新苦涩?这味道出现在停尸之所,更添诡异阴森。

婉儿早已接到讯息,此刻已换上了一身素净利落的青衣小褂,正端着一盏光线柔和的特制琉璃灯(内燃特制不惧风的冷焰)立于尸床旁。她脸上蒙着自制的、浸有特殊香药以防秽气的细棉面巾,手上戴着薄如蝉翼却异常坚韧的鱼鳔薄膜手套,神色专注而凝重,正准备开始检查。穆之站在她身侧不远,同样面罩布巾,只露出一双如同深渊寒星般的眼睛,目光锐利地扫过整个房间和那排尸体。

“师兄,殓房仵作所述情形大致不差,死者表面确无明显创痕。”婉儿的声音透过面巾传来,带着低沉的共鸣。她开始细致操作:“死者眼睑外翻,瞳仁略有散大。”她用琉璃灯靠近细察,“口腔、咽喉无灼伤,亦无异物。颈项无勒扼索痕或淤血指印。”她的手指轻柔但极具洞察力地按压死者胸腹、肢体的每一寸肌肉、每一处骨骼关节,“胸骨、肋骨无断折,肢体无抗拒性伤痕……等等!”

她的目光突然定格在王福源微微发紫发绀的指尖和同样泛着暗紫的嘴唇上。“指端、口唇有明显的紫绀!这分明是气血淤塞、窒息之兆!”她微微蹙眉,“然体表无任何造成窒息的直接外伤痕迹……鼻腔、气管查验亦通畅无阻……这不合常理!”她迅速取出一枚细如发丝的银针,小心翼翼刺入死者发绀明显的右手食指指尖,抽出时,银针并未变黑,却带出一滴异常粘稠、深紫近黑的血液!“血行如此粘滞,犹如泥浆……”婉儿眸中闪过惊疑,“这绝非自然猝死应有之象!定是某种奇毒阻滞了气血运转!”

穆之沉默着,目光却已如同猎鹰般扫过置物架上摆放的证物——几只风格各异的茶盏。他大步走过去,取下王福源最后用过的那只略显粗糙、边沿带着一小块旧缺的粗陶茶碗。对着婉儿手上的琉璃灯光源,他缓缓转动碗身,凝神审视着被茶渍沁染成深褐色的碗壁内里。粗陶的纹理间沉淀着难以清洗的茶垢,毫不起眼。然而,就在碗壁靠近底部、一处因烧制时气泡形成的、极其细微的内凹边缘,在琉璃灯斜射的光线下,忽然闪过几点极其微弱、几乎透明、如同被碾碎的星尘残屑般的……反光!

“婉儿!”穆之的声音如同磐石般沉稳,却带着穿透性的力量。

婉儿立刻凑近。穆之将粗碗小心翼翼地捧至琉璃灯下,指着那内凹边缘处:“你看这里!”

婉儿深吸一口气,屏息凝神,将琉璃灯聚光对准那一点。光芒之下,那几点原本难以察觉的“星尘”骤然清晰起来!那是几粒比最细的盐粒还要细小、棱角分明的透明晶体!它们几乎和粗陶的釉面融为一体,若非特定角度的强光照射和穆之近乎刻意的寻找,根本不可能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