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破晓(第2页)
李长空并没有回头,也没有去理会身后那些“勤奋”的研究员们。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破晓”,嘴角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带着些许无奈和好笑的弧度。
大约到了早上八点整,实验室的大门再次被推开。陈默、陆永安所长和秦枫工程师三人,正一边走,一边低声讨论着什么,相伴而来。
“……关于弹丸的材质,我还是建议优先考虑高碳高钒钢。虽然钨合金的穿透力更强,但加工难度和成本都太高了,不适合我们目前的工业水平……”秦枫的声音带着工程师特有的严谨。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们可以在弹头部分尝试进行一些特殊的结构设计,比如……”陈默正专心致志地补充着自己的想法。
当他们三人走进实验室,看到站在工作台前,那个熟悉而威严的背影时,陈默和秦枫的脚步明显一顿,脸上的表情也瞬间变得有些错愕和惊讶。
只有陆永安所长,似乎早已料到了一般,脸上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容。他走上前,对着李长空的背影,用一种略带调侃的语气说道:“司令员,您这可是来得够早的啊!比我们这些搞科研的都积极。怎么样?对我们研究所这几天赶制出来的这个‘宝贝疙瘩’,还满意吗?”
李长空这才缓缓转过身,脸上露出了一个难得的、爽朗的笑容。他指着桌上的“破晓”,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满意!何止是满意!简直是太满意了!陆所长,秦工,还有陈默同志,你们辛苦了!这把枪……它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完美!我昨晚一宿都没怎么睡好,就盼着今天能亲眼看看它呢!”
原来,在昨天下午,“破晓”的第一把样枪刚刚完成最后的组装和初步调试后,兴奋不已的陆永安所长就第一时间通过内部通讯,将这个好消息向李司令员进行了汇报。只不过,当时李司令员正在指挥部处理一项紧急军务,无法立刻抽身前来。陆永安哪里知道,这位对新式武器充满了无限渴望的司令员,竟然会因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和激动,今天一大早就独自一人跑来先睹为快了。
“司令员,既然您对它的外观还算满意,那咱们……是不是也该看看它的真本事了?”陆永安笑着提议道。
“正有此意!”李长空的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账面上的参数说得再漂亮,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是骡子是马,终归要拉到靶场上遛遛!走!我们现在就去靶场!我倒要亲眼看看,这把名为‘破晓’的枪,到底能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破晓之光!”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期待和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感。
一行人不再耽搁。在李长空司令员的亲自带领下,陆永安、秦枫、陈默,以及闻讯赶来的孙德胜连长和几名负责武器测试的特战营老兵,一同护送着那把刚刚诞生的“破晓”,浩浩荡荡地走向了据点内的靶场。
西山据点的武器试验靶场,是依着山体一侧开凿出来的。靶场三面环山,前方则是一片开阔的空地,最远处用厚重的钢板和沙袋堆砌成了靶墙。这里戒备森严,平时除了专业的武器测试人员,任何人不得靠近。
当众人抵达靶场时,早已得到通知的测试人员已经准备就绪。各种规格的靶子、不同厚度的钢板、以及用于记录弹道数据的高速摄像机和传感器,都已摆放到位。
气氛,在这一刻变得异常庄重和紧张。
“陈默同志,”李长空司令员转过头,看着陈默,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这把枪是你设计的,它的性能和操作,没有人比你更熟悉。今天的实弹演示,就由你来亲自操作吧。”
“是!司令员!”陈默没有丝毫推辞,他知道,这是展示“破晓”真正价值的最好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走到摆放着“破晓”的长桌前,深吸一口气,将那把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的步枪稳稳地拿在了手中。入手沉甸甸的,但重量分布却异常均匀,握在手里感觉异常的踏实和可靠。 他首先向众人演示了“破晓”的枪械拆装。与结构复杂的传统枪械不同,“破晓”的内部结构异常简洁,主要由枪身、枪管、能源匣和弹匣四个模块化部分构成。陈默的动作行云流水,仅仅用了不到二十秒的时间,就将整把枪拆解开来,又在同样短的时间内,重新组装完毕。这种极致的简约和高效,让在场的几名特战营老兵都忍不住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紧接着,陈默又向众人展示了弹匣的装填和能源匣的更换。弹匣的设计非常巧妙,可以快速地装填上百发小钢珠,通过一个简易的弹簧推进装置,实现连续供弹。而能源匣的更换更是简单,只需要按下一个卡扣,就能像更换手机电池一样,快速地进行插拔。
“好了,基本的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是实弹测试。”陈默的声音平静,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他走到射击位,以一个标准的卧姿趴下,将“破晓”的支架展开,稳稳地架在地上。
“先测试基准射速和温度控制。”陈默说道。
他并没有立刻开始射击,而是先按下了枪身上一个不起眼的预充能按钮。只听见枪身内部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嗡嗡”声,那是超级电容正在快速充能。大约三秒钟后,提示灯由红转绿。
“充能完毕。”
他将枪口对准百米外的靶子,然后开始以一种相对较慢,但却极有节奏的速度,连续扣动扳机。
“噗…噗…噗……”
极其轻微的射击声,在空旷的靶场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传统枪械那震耳欲聋的咆哮相比,这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玩的弹弓。但是,百米外的靶子上,却随着每一次轻响,精准地爆开一个清晰的弹孔!
连续射击了二十发后,陈默停了下来。他将枪放下,示意一名测试人员上前检测枪管温度。
测试人员拿着一个红外测温枪,对着枪管扫了一下,随即报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难以置信的数字:“报告!枪管表面最高温度,三十八点五摄氏度!枪身大部分区域,温度基本没有变化!”
这个结果,让在场的秦枫工程师和几位武器专家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连续高强度射击二十发,枪管竟然只是温热,甚至远没有达到烫手的程度!这说明,“神弦”材料的应用和全新的散热设计,完美地解决了电磁武器最大的技术瓶颈——散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