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四个阶段

指挥部大帐内,空气仿佛被孙铭教授那石破天惊的两个字彻底抽干,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真空状态。 “换血?!”

最先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是身为据点最高指挥官的李长空。他那双总是如同鹰隼般锐利的虎目,此刻也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困惑。他猛地向前一步,声音因为极度的焦急和一丝不解而变得异常沙哑:“孙老!您……您没开玩笑吧?陈默他现在身体极度虚弱,各项生命体征都在持续衰弱,这种时候进行大规模的换血,他的身体……根本就承受不住啊!这……这不是胡闹吗?!”

不只是他,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孙德胜、王富贵、杨光这些身经百战的铁血军官在内,脸上也都写满了同样的质疑。在他们的认知里,“换血”这个词,更多的是出现在武侠小说或者民间传说中的、一种近乎玄学的疗伤方式。在如此精密、关乎生死的现代医学领域,尤其是在末世这种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的环境下,提出这种方案,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

面对众人那充满了怀疑和不解的目光,孙铭教授那张因为连日操劳而显得异常苍老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只是平静地推了推鼻梁上那副厚重的老花镜,那双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属于顶级学者特有的、不容置疑的自信与理性光芒。

“司令员,各位同志,我知道你们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孙铭教授的声音不高,但却异常的沉稳和清晰,带着一种能够安定人心的力量,瞬间压下了帐篷内那股不安的骚动,“请相信我,我所提出的每一个方案,都建立在最严谨的科学分析和病理推演之上。我之所以提出‘换血’,并非是病急乱投医,而是因为,这确实是我们目前能够抓住的,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救命稻草!”

他走到那台临时搬进指挥部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前,指着屏幕上一条条虽然平稳,但整体趋势却在不断向下的数据曲线,声音变得异常凝重。

“大家请看,陈默此刻所处的,正是我们推演出的‘基因程序’改造的第二阶段——‘基因坍缩’。他的身体,正在进行着一场惨烈无比的自我战争。外来的‘基因程序’在疯狂地侵蚀、改写他自身的基因链,而他体内残存的、尚未被彻底摧毁的免疫细胞,则在进行着最后的、悲壮的抵抗。”

“这场战争,其消耗的能量是极其恐怖的!它不仅仅是在消耗我们通过外部输液和营养餐为他提供的能量,更是在……在疯狂地吞噬他自身!”孙铭教授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不忍,“他那日渐消瘦的身体,那不断下降的体重,那苍白得毫无血色的皮肤……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无声地昭示着,他身体内部的细胞,为了维持这场战争,已经开始进行‘内耗’了!它们在分解他自身的脂肪、肌肉,甚至是……更深层次的生命物质,来转化为维持生命的能量!”

“而他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在这场惨烈的内耗中,早已濒临崩溃!他现在缺的,不仅仅是抵抗病毒的药物,更是……能够支撑他打赢这场战争的‘军粮’和‘援军’!”

孙铭教授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字一顿地说道,声音充满了力量:“而换血,正是为他提供这两样东西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通过输入健康的、与他血型相匹配的新鲜血液,”他伸出一根手指,“我们首先可以为他补充大量的、充满活力的全新免疫细胞!这些‘援军’的加入,可以极大地增强他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帮助他更有效地去对抗那些外来的、疯狂的‘入侵者’!”

“其次,”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眼神变得更加锐利,“新鲜的血液中,蕴含着最丰富的、也是最容易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血红蛋白、血小板、各种微量元素……这些,都是他此刻最急需的‘军粮’!有了这些‘军粮’的补充,我们就能有效地遏制住他身体的‘内耗’趋势,为他保留下最宝贵的生命元气,让他有足够的资本,去撑过这最艰难、也最关键的‘基因坍缩’阶段!”

孙铭教授的这番解释,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将深奥的生物学原理,用最通俗易懂的“战争”比喻,完美地呈现在了众人面前。指挥部内,那些原本还充满了质疑的军官们,在听完这番话后,脸上的困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了然和对眼前这位老教授由衷的敬佩。

“原来……原来是这样!”孙德胜一拍大腿,他虽然听不太懂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但“补充军粮”和“派遣援军”这几个词,他可是听得明明白白。

然而,还不等众人从这番振奋人心的解释中彻底回过神来,准备立刻就去安排献血事宜时,孙铭教授却只是淡淡地抬了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各位,这事……并不急于一时。”孙铭教授的声音再次响起,但这一次,他的语气中,却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令人心悸的凝重,“因为,关于陈默身体里的那种‘基因程序’,我们的研究,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信息,没有说完。而这些信息,将直接关系到……陈默在度过这次危机之后,未来的走向,甚至……是我们整个据点,乃至所有人类的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指挥部内,刚刚才因为找到了希望而稍显活跃的气氛,瞬间再次凝固。所有人的心,都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孙铭教授缓缓地走到那块临时充当战术板的白板前,他拿起一支记号笔,在那张早已画满了陈默身体内部“战况图”的白板上,再次写下了两个触目惊心的标题——“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