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逸君 作品

第4616章 谢奶奶熬粥,盛一碗送来的稠暖

凌晨四点半,巷尾老楼的厨房窗玻璃先亮起来。谢奶奶踮脚拉开铝合金窗框,冷雾裹着冬夜残留的霜气钻进来,她往手心里呵了口热汽,转身从米缸里舀出三捧珍珠米。米是前阵子托乡下亲戚捎来的新米,颗粒圆胖,凑近闻能嗅到淡淡的稻花香,她指尖捻起几粒,对着厨房顶灯的光看,米身上的纹路清晰得能数出层次,像藏着一整个秋天的阳光。

淘米要三遍。第一遍水是浑浊的奶白色,她手腕轻转,让米粒在铝锅里打着旋,沉淀下细碎的糠皮;第二遍水清亮些,能看见米粒在水中舒展的模样;第三遍她特意接了温凉水,说这样熬出的粥不粘锅底。铝锅坐在煤炉上,蓝火苗裹着锅底舔舐,她搬来小马扎坐在炉边,手里剥着昨天买的板栗。板栗要选那种壳上带浅褐色纹路的,剥壳时得用剪刀在顶端剪个小口,再放进温水里泡片刻,这样内皮就好撕些。她指尖有些许老年斑,动作却稳,剥好的板栗仁放进白瓷碗里,个个完整,没有碎渣。

六点整,粥锅开始冒热气。谢奶奶掀开木盖,白雾“腾”地涌上来,带着米香和板栗的甜香。她用长柄勺子顺时针搅动,粥底泛起细密的泡泡,米粒已经煮得开花,汤汁渐渐浓稠,粘在勺子上能拉出细细的丝。这时她才从橱柜里取出一小袋桂圆干,是孙子上次来看她带的,她没舍得吃,今天特意抓了一把,用温水泡软后去核,再撕成小块放进粥里。“桂圆要晚放,不然煮烂了就没嚼头了。”她对着空气念叨,像是在跟年轻时的自己说话——三十年前,她也是这样给生病的儿子熬粥,那时煤炉在院子里,冬天得裹着棉袄守着,现在厨房挪进了屋里,暖和多了。

七点刚过,巷子里传来扫地的声音。王大爷推着扫地车经过,看见谢奶奶家的窗户还亮着,笑着喊:“谢婶,又起这么早?”谢奶奶探出头应着:“熬了点粥,等会儿给你送一碗。”王大爷摆摆手:“不用不用,你自己留着吃。”她却没应声,转身从碗柜里拿出两个粗瓷碗,碗沿有些细小的磕碰,是用了二十多年的老物件。她先给每个碗里盛了大半碗粥,粥面上浮着几颗完整的桂圆和板栗,又从咸菜坛里夹了一筷子腌萝卜,萝卜是秋天自己腌的,脆生生的,带着点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