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刘璟的募兵制(第2页)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雨幕中朦胧的宫城轮廓:"孤决定实行募兵制。军饷兑付采用一半现钱一半田亩,等将士退役后田亩一次性付清。”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上次孤大婚,大宴三军,才发现尚有老人在军中服役。即日起,军中对年纪超过五十而未升任校尉者,进行裁撤,酌情于以安排指地方出任县尉,乡长,里长,增补田地赡养。至于苏爱卿提到的均田制..."他转身面对众臣,"孤同意推行,但必须因地制宜,良田才可分配。"
苏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陷入沉思。长孙俭则面露赞许之色,拱手道:"大王明鉴!募兵制既能保证兵源质量,又可避免军权旁落,实乃上策。"
这时,雍州刺史元修伯轻咳一声。他是个身材健硕的文臣,年岁不大,但双目炯炯有神。"大王,臣有一事不得不报。"他的声音虽轻,却透着沉重,"如今关中税制混乱至极。相邻郡县,税赋竟相差数倍。更有甚者,有的郡县已将税收预征到二十年之后!百姓不堪重负,流离失所者十有二三。"
刘璟闻言,脸色骤变。他猛地拍案而起:"什么?二十年?!这些狗官是要把百姓逼上绝路吗?"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怒火燃烧。
元修伯叹息道:"臣近日巡查各县,亲眼所见,触目惊心。有老妇因交不起税赋,被迫卖孙;有壮年男子不堪盘剥,自缢于县衙门前..."说到这里,老人声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刘璟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元爱卿可有良策?"
元修伯定了定神,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臣斗胆,拟定了'租庸调'税制。田租按亩征收,庸调按丁口计算,既公平合理,又能防止地方官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刘璟接过竹简,快速浏览,心中暗叹:"这不正是历史上唐朝实行的税制吗?元修伯果然大才!"他抬头看向元修伯,眼中满是赞赏:"爱卿此策甚妙,当立即推行。"
长孙俭适时插言:"大王,税制改革固然重要,但若无清明吏治,再好的制度也会被歪曲。臣建议对现有官吏进行全面考核,剔除贪腐无能之辈。并设御史巡风,常年暗访各地,体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