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290章 小人物大人生泥土放歌(第2页)
此刻楚成阳搁下碗筷,从藤椅上的旧帆布包里掏出那个磨得发亮的笔记本。纸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玉米叶,那是去年采风时留下的。他摩挲着泛黄的纸页,耳边仿佛又响起大柱的话:"叔,您说咱农民,一辈子在土里刨食,也该有点别的盼头。"
穿过晾晒着红辣椒的巷子,楚成阳往大柱家走去。路过村小学时,正赶上孩子们课间操,稚嫩的童声混着广播体操的音乐飘出来。校门口的宣传栏里贴着他去年捐赠图书的照片,照片里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笑得腼腆。
大柱家的土坯墙新刷了白灰,院子里晒着金灿灿的玉米,竹匾旁蹲着几只芦花鸡。听见脚步声,大柱从堂屋钻出来,手里还攥着沾着墨迹的作业本:"叔,您快进来坐!"堂屋墙上挂着几张奖状,仔细一看都是县农技比赛得的。八仙桌上摊着《中国蔬菜》杂志,书页间夹着不少纸条,写满批注。
楚成阳注意到墙角堆着几个硬纸箱,里面装满农业书籍。"这些都是在旧书市场淘的,"大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晚上没事就看看,咱种地也得讲科学。"说话间,大柱母亲颤巍巍地端来一碗红糖水,瓷碗边豁了个口,却擦得干干净净:"成阳啊,多亏你上次帮忙联系专家,大柱种的大棚菜才没全冻死。"
楚成阳捧着温热的碗,忽然想起自己刚写作那会儿,村里没人理解。父亲把他的稿纸塞进灶膛生火,母亲却偷偷把攒下的鸡蛋卖了,给他买稿纸和墨水。此刻大柱家墙上的老挂钟滴答作响,墙上贴着的"天道酬勤"书法作品微微泛黄,墨迹却依然苍劲有力。
"叔,我有个想法,"大柱突然开口,眼神坚定,"想办个农民夜校,教大伙科学种地。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地里就剩些老人,再按老法子种下去可不行。"他从床底拖出个木匣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自己整理的教案,还有用废旧日历背面画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