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290章 小人物大人生泥土放歌(第3页)

楚成阳翻开一本教案,扉页上写着:"让每粒种子都开出希望的花"。字迹虽不算工整,却透着股认真劲儿。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教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无数个大柱,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

回到家时,暮色已经漫过黄河大堤。楚成阳坐在书桌前,煤油灯的火苗在玻璃罩里轻轻摇晃。稿纸上,钢笔尖悬着未落,墨水滴在纸上晕开,像极了大柱家田垄上的水洼。他想起自己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写的是村里老支书带领大伙修水渠的故事。那时编辑老师在回信里写道:"泥土里生长的文字,最有生命力。"

笔尖终于落下,沙沙的书写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个小人物都是一首独特的歌。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用坚韧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周大柱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书写着最动人的传奇。当知识的甘霖浸润土地,当科学的种子破土而出,平凡的泥土也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这,就是黄河儿女的放歌,是大地上最质朴也最磅礴的乐章。"

窗外,月光爬上了老槐树的枝桠。楚成阳搁下笔,望着稿纸上渐渐干透的字迹,忽然觉得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些。他知道,自己要写的不仅是故事,更是千千万万像大柱这样的小人物,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轨迹。而这些故事,终将汇聚成一曲永不落幕的赞歌,在黄河两岸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