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巧珍的嘉兴新生活
梅雨季节的嘉兴总像浸在水里。巧珍站在宿舍的阳台上,看着楼下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路,手里攥着刚领到的钥匙。宿舍在三楼,带个朝南的阳台,这是她升为车间主任后,厂里给的福利。窗台上摆着两盆绿萝,是同组的女工送的,说“主任您现在是城里人了,得养点花草添添生气”。
她推开玻璃窗,风带着潮湿的水汽涌进来,吹动了窗帘。窗帘是淡蓝色的,上面印着细碎的白菊,是她上周在批发市场挑的。以前在出租屋,窗户上糊的是废报纸,风一吹就哗啦啦响,巧丫总爱抠报纸边缘的破洞,说能看见月亮。想到这儿,巧珍的手指在窗沿上轻轻划了一下,那里还留着搬家时蹭到的白漆。
车间里的钟敲了八下,巧珍转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西装外套。这外套是组长老周陪她挑的,藏青色,挺括的面料,穿上身时,她对着镜子看了又看,总觉得镜子里的人有些陌生。刚到服装厂那年,她穿的是阿三给她扯的粗布褂子,袖口磨破了就用针线补一圈,现在衣柜里挂着三件衬衫、两条裙子,都是厂里发的工装,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
“李主任早!”流水线旁的女工们笑着打招呼。巧珍点点头,目光扫过操作台。自从她当上主任,车间里的秩序好了不少,次品率降了一半,连带着大家的奖金都涨了。她走到三号机位前,拿起一件刚锁好边的连衣裙,指尖划过针脚——这是她以前最拿手的活计,那时她一天能锁八十件,手指磨出的茧子比硬币还硬。现在她不用上机了,每天拿着记录板,检查、登记、处理纠纷,说话的声音比以前大了,也敢直视老周的眼睛了。
老周是车间的技术顾问,上海人,说话总带着点吴侬软语的调子。当初是他力排众议提拔了巧珍,说“这姑娘眼里有活儿,心里有数”。有次巧珍在仓库盘货,发现一批布料的纹路有问题,连夜找到老周,两人对着样品研究到后半夜,总算赶在开工前换了新料。那天老周送她回宿舍,路过夜市,买了两串烤面筋,递一串给她:“巧珍,你跟别的打工妹不一样。”巧珍咬着烤面筋,辣得直吸气,心里却暖烘烘的。
中午在食堂吃饭,巧珍端着餐盘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以前她总跟老乡们挤在一块儿,听她们说家长里短,说谁家男人又赌钱了,谁家孩子在学校考了倒数。现在她身边坐的是会计小张、统计员小陈,她们聊的是新款服装的设计、下个月的促销活动,偶尔也说些城里的新鲜事——哪家商场的口红在打折,哪个牌子的洗发水好用。巧珍听得认真,时不时插一两句话,筷子夹着青菜的手稳稳妥妥,不像以前,总担心菜汤洒在衣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