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333章 巧珍的嘉兴新生活(第2页)

有次小张拉着她去烫头发,卷棒在头顶滋滋作响,药水的味道呛得她直咳嗽。理发师说“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波浪卷”,巧珍对着镜子,看见自己的头发像一团蓬松的棉花,突然想起阿三以前总说“你这头发黑得像墨,留长了好看”。她结婚那天,巧珍梳了两条麻花辫,上面系着红绸子,阿三说像年画里的姑娘。

宿舍的电话响了,是老乡打来的。“巧珍啊,盼娣在学校得了奖状,说要给你寄过来呢。”巧珍握着听筒,听见电话那头盼娣喊“妈”的声音,鼻子一下子酸了。“让她好好念书,别惦记我。”她顿了顿,又问,“阿三……他还好吗?”老乡在那头叹了口气:“还那样,砖窑厂下班就回家,俩娃都是他带,上次去赶集,给巧丫买了双红皮鞋,说丫头片子得穿得鲜亮些。”

挂了电话,巧珍坐在沙发上发愣。沙发是二手市场淘来的,米色的绒布面,扶手上有块小小的污渍,像只没长全的蝴蝶。她想起以前在出租屋,一家人挤在木板床上,阿三总把最里边的位置让给她,说“靠墙暖和”。有次他半夜发烧,却硬是说没事,第二天照样去裁布,回来时棉衣都被汗水浸透了。

老周敲开宿舍门时,巧珍正在包饺子。案板上摆着一小堆肉馅,是她中午特意去菜市场买的,韭菜是老乡从乡下带来的,带着泥土的腥气。“听说你今天休息,来蹭顿饺子。”老周举着瓶黄酒,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巧珍赶紧擦了擦手:“快坐,马上就好。”

饺子下锅时,热气腾得满屋子都是。老周看着她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突然说:“巧珍,下周厂里组织去杭州旅游,一起去?”巧珍手里的漏勺顿了一下,锅里的饺子翻了个滚。她长这么大,除了黄河边和嘉兴,没去过别的地方。阿三以前说“等盖了新房,就带你去北京,看天安门”,那时她总笑着说“还是先给娃攒学费吧”。

杭州的西湖比她想象中还要美。游船划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岸边的柳树垂着绿丝绦,像巧丫扎辫子的头绳。老周给她拍了张照,照片里她站在断桥边,穿着新买的浅蓝色连衣裙,头发烫成了波浪卷,笑得有些拘谨。巧珍把照片夹在钱包里,钱包是真皮的,老周送的生日礼物,里面还放着盼娣和巧丫的合影——那是阿三寄来的,两个丫头穿着新棉袄,站在老槐树下,笑得露出豁牙。

回来的路上,老周在车里睡着了,头轻轻靠在她的肩膀上。巧珍没动,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她想起刚离婚那会儿,老乡都劝她“女人家离了男人咋活”,她咬着牙没哭,只是把阿三留下的那件旧褂子叠好,压在了箱底。现在她能自己挣钱,自己租房,自己去旅游,可有时夜里醒来,还是会摸向身边的位置,那里空荡荡的,像少了块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