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34章 笔墨之道(第2页)

"科举之道,首重实用。

"郑夫子正色道,

"殿试阅卷,考官日览千卷,字迹不清者,纵有锦绣文章,亦难入法眼。秦生之言,尔等当深思。

"

赵明远脸色铁青,突然举手:

"夫子,学生以为,书法乃风雅之事,岂能如此功利?

"

郑夫子捋须微笑:

"赵生家财万贯,自然可以风花雪月。然寒门学子,当以立身为先。

"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张成一眼,

"柳体如粗布麻衣,虽不华美,却可御寒;王体如绫罗绸缎,美则美矣,非人人可及。

"

这番话让赵明远哑口无言。下课铃响,学子们三三两两散去,唯有张成磨蹭到最后。秦思齐收拾笔墨时,发现这个一向孤僻的同窗竟站在自已案前,欲言又止。

"张同窗有事?

"秦思齐友善地问。

张成瘦削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秦兄的柳体字帖,能否借我临摹几日?

"秦思齐二话不说,从书箱取出自已整理的柳体笔法详解:

"这个更实用,送你。

"

张成接过那本手抄本,指尖微微发抖。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笔画要领,每个字旁边还有朱笔批注的要点。最终只低声道了句

"谢谢

",便匆匆离去。

"你理那穷酸作甚?

"李文焕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撇了撇嘴,

"上次我送他一套上好的湖笔,他竟原封不动退了回来,说什么'无功不受禄'。

"林静之摇头叹道:

"此人太过孤傲,终究难成大器。

"

秦思齐望着张成远去的背影,轻声道:

"孤傲之人,往往最为要强。

"

三人正说着,忽见赵明远带着几个跟班气势汹汹地走来。李文焕立刻挺身上前:

"赵明远,又想生事?

"赵明远却出人意料地没有发作,只是恶狠狠地瞪了秦思齐一眼:

"别以为讨得夫子欢心就了不起!咱们走着瞧!

"说完甩袖而去。

林静之皱眉:

"这厮越发嚣张了。

"

"无妨。

"秦思齐淡然一笑,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

转眼到了旬假。这日清晨,秦思齐正在院中练字,忽听门外一阵骚动。开门一看,竟是张成站着,身上只穿着那件单薄的棉袍,怀里却紧紧抱着个布包。

"张同窗?快进来!

"秦思齐连忙将人让进屋内,刘氏赶紧端来热茶。张成却不坐,只是郑重地打开布包,取出一卷字纸:

"请秦兄指点。

"

秦思齐展开一看,竟是整整十张大字,全是临摹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虽然笔力尚弱,但字字认真,笔笔到位,显然下足了苦功。最让他惊讶的是,这些字都写在粗糙的草纸上,对寒门学子来说,好纸太过珍贵,想必这些草纸都是反复使用,写满墨迹后再用淡墨书写。

"大有进益!

"秦思齐由衷赞叹,

"尤其是这个'永'字,横平竖直,已有三分柳体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