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83章 留云亭(第3页)

飞花令罢,众人兴致愈浓。李文焕从朱漆匣中取出梧桐琴,琴身布满细密的蛇腹断纹,轻抚琴弦,泠泠之声如寒泉击石。

江面凝结的薄冰在寒风中发出细碎的破裂呻吟,忽有一缕清越琴音破空而来。李文焕指尖拂过梧桐琴,《阳春》的第一个泛音如早春融雪,从蛇山北麓潺潺淌入江心。泠泠七弦震落檐角残雪,雪粒坠在江面,惊起一片银鳞般的涟漪。

林静之的篪声适时切入,竹管中溢出的曲调宛如寒鸦掠过江面,带着穿透霜雾的苍凉。这幽咽之音与琴音缠绕,恰似江雾与飞雪缠绵,将留云亭笼罩在一层流动的声波织就的轻纱中。赵明远的陶埙,则如远古的叹息,低沉的音色裹着米酒的醇香,从炭火盆上方盘旋而起,撞在湘妃竹席上又反弹回来,与琴篪声碰撞出奇妙的回响。

三般乐器合奏的声浪漫出亭外。与江涛声遥相呼应。

秦思齐铺开丈二宣纸,狼毫饱蘸徽墨。起初笔触还有些拘谨,随着乐声流转,渐渐放开,江面腾起的薄雾化作淡墨渲染,江心孤舟以枯笔勾勒,岸边的红枫用朱砂点染,最后添上几株雪中劲松,松针上勾勒的霜花。题款时,酒意与诗意一同涌上心头,遂题诗一首:

留云亭上酒初温,雪浪江天入墨痕。

一曲阳春穿玉宇,且将心事付瑶樽。

诗成时,米酒的热气氤氲在宣纸上,墨迹晕染开来,倒像是给这冬日江景添了层朦胧的诗意。四人围坐,望着彼此泛红的脸颊与案上未干的墨迹,忽然都没了言语。唯有江风穿过琴弦,卷起几缕未燃尽的沉香,飘飘荡荡,融进这方天地之间。